新三板市场“三类股东”问题浮出水面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市场在经历了否认问题存在到逐渐接受再到乐观面对监管层可能会做出的处理
然而,时间进入9月,三类股东问题的处理依旧没有明确答复。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了解到,监管层研究有关“三类股东”问题的进度正在提速,其中三类股东持股比例或成为未来解决三类股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持股比例5%红利
“三类股东”问题最终解决的方向并不是对所有涉及的企业一刀切。
近日,记者独家了解到,监管层正在加紧研究“三类股东”问题的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三类股东”持有拟IPO企业股份的比例。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可能会对持股比例进行划线,分界线则是5%,如果持股比例超过5%的话将会在IPO时面临较大的障碍。”
实际上,持股比例5%的限定并非首次被监管层使用。这一规定在减持新规,包括IPO审核过程中对股东背景的审查都会和这一持股比例相关联。
“5%的持股比例实际上是监管层较为看重的一项持股红线,例如在IPO中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变动会影响上市。另外,持股比例在5%以上股东在股票解禁时也有限制,其核心原因之一也是在持有股权超过5%后便被认定其行为能对上市公司实施一定影响。”中信证券投行部的一位人士9月1日讲到。
而“三类股东”目前面临的最大质疑即是“三类股东”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适格性问题以及所引发的股权不清晰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如果持股低于5%,对相关问题的影响就会变小甚至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金公司的一位人士9月4日指出“因为股权占比甚至都不到5%,即使资管计划股权清晰稳定有小瑕疵也不会对公司实际控制权等问题造成困扰,因此相对于主要股东,这种比例的小股东监管相对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非常少数携带“三类股东”拟IPO企业成功过会并发行的案例来看,持股比例不高于5%也是一项隐藏的背景。
记者梳理了目前成功IPO的四个案例,包括海辰药业(300584.SZ),长川科技(300604.SZ),碳元科技(603133.SH)以及常熟汽饰(603035),这几家公司中“三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5%。
例如在海辰药业案例中,其所涉及的“三类股东”分别为招商财富-毅达创赢1号、2号、3号和4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这些股东嵌套在江苏高投创新科技这一股东当中,合计实际持股比例仅为2.83%。
或降低清理难度
对于目前携带“三类股东”的拟IPO企业来说,如果以持股比例5%划线将是问题浮出水面以来最大的利好。
一位华北地区准备IPO企业的董秘告诉记者:“如果对‘三类股东’持股比例在5%以下的拟IPO划线对其是非常大的利好,在我们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从数量上来看三类股东有将近40家,但这些股东合计的持股比例尚未超过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梳理了目前部分有“三类股东”问题的拟IPO企业,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属于“三类股东”数量众多但持股比例偏少的情形。
因此,如果监管层将持股比例作为判定红线,一定程度上也会传导影响拟IPO企业“三类股东”的解决方案。
沪上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研究团队的人士对记者9月4日表示,“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持股比例超过5%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将三类股东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相比此前彻底清理的方法可谓要轻松不少。”
申万宏源分析师王文翌也指出,“持股比例3%或是5%可能是影响审核的重要门槛。参照以往案例,降低投资单个企业的股份占比,最好低于3%,若兼顾减持新规的要求,尽量不高于5%。因为5%是判断是否大股东的门槛。”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监管层最新正在制定的“三类股东”解决方案中,持股比例5%或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如“三类股东”产品是否已经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这些要素可能均会成为解决方案涵盖的政策。因此,涉及企业并不能对三类股东问题得以解决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
“我认为最终的解决方案很有可能会对整体情况做出筛选和分类,同时还会规定一些特别的情形。最终来说,监管层对拟IPO企业携带‘三类股东’问题一事会形成在制定规则下一事一议的审核态势。”前述中金公司人士指出。
而对于目前监管层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前述沪上新三板研究团队人士则认为:“限制三类股东IPO 出自证监会规避企业过会后发生风险的考虑,只要明确审核标准,由中介机构投入足够的时间和人力,都是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只要三类股东满足股权清晰、稳定的要求,就不应成为新三板企业IPO 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