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财经:一路走来,新三板承载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我为什么要来新三板?“
”第一,为企业融资;第二,经济不好做,找人抱团,最好能把公司卖掉”张老板说。
新三板就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企业想进来,里面的企业想出去。
张老板是一家已经来了新三板近一年的企业家,40多岁已经创业近10年,在这10年,作为一家实体经济产业又是当地县城的支柱企业,张老板一时好不风光。可面对互联网冲击的浪潮,实体经济的寒冬也慢慢来临,企业想转型,苦于没有资金。
这时,政府和资本找到了他。
政府:“挂牌新三板,我这有利好政策。”
资本:“我出钱,条件是挂牌新三板,业绩要对赌。 ”
迫于转型经济压力,张老板选择了新三板,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布局。
他至今都还记得,在举行完挂牌仪式的当天,在金融街离股转系统中心不到500米的威斯汀大酒店举办了庆功宴。酒过三巡,在宾客的欢笑和吹捧下,透过这高傲的高脚杯,仿佛看见一个传统巨头迅速成长。好景不长,在挂牌后的第一轮融资发行中,就以失败结尾。
张老板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迷茫了。
新三板,从2001年3月份算起的话,也有16年的时光。这十六年,迎来过高潮,A股资金的外溢使得新三板这个新兴市场成为了外溢资本的主战场,资金面临着抢不到票的局面,企业坐着等待资本上门,这样的光景持续了近一年;繁华过后的现在,新三板却迎来了漫长的低谷期,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做市指数从1000的基点爬升至2673.17点耗时仅仅4个月的时间,后又耗时两年的时间跌回千点左右。
短暂的繁荣过后,便是新三板上遗留的一地鸡毛,降门槛、公募入场、私募做市、三类股东、做市制度、200股东人数、乌龙指、大宗交易、竞价交易….说好的未来都没来。
在2017年3月9日上午,宁波水表出现两笔1970元/股的协议成交,这与公司当时的股价20元左右/股相差甚远。有消息称,投资者打算以每股19.7元的价格买入宁波水表2000股,但不小心将交易价格敲入成为1970元,随后被交易对手迅速点击成交。依此计算,在上述交易中投资者投入394万元买入原本价格仅为3.94万元的股票,净亏高达390万元,而这也成了新三板成交价最高的一起“乌龙指”事件。
乌龙指事件淡化后,降门槛事件又再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