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麟股份(835067)便是其中的典型,在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巨亏4397.54万元的情况下,公司仍然每股派0.48元,共派发现金8097.24万元;山源科技(831815)在上半年净利325.15万元,却分红分了3782.16万元;东南电梯(833560)半年度分红3025.32万元,而2016年、2017年上半年仅分别盈利2019.68万、432.45万,半年分的比近一年半赚的还多。
事实上,从企业生命周期来讲,绝大多数新三板企业处于发展与成长期,这个阶段的企业往往产能扩张需求较为强烈,分红对他们来说只能说是“奢侈品”。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新三板企业也是为了其比上市企业更高的成长性,而并非为了分红。通过持续分红让投资者获得收益的,一般多见于成熟企业,但这种成熟企业在新三板占比较小。
拟IPO企业也大手笔派现 分红逻辑恐有公允
对于许多拟IPO的企业来讲,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及投资扩产是其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然而并非每一家拟IPO的企业都真的缺钱,在新三板上,在上市前土豪式分红再伸手向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并不鲜见。
数据显示,在半年度实施过分红的429家企业中,有44家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以七彩化学(838276)为例,公司于今年6月29日IPO获证监会受理,一个月后的7月31日随即发布了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股派息0.7元共计派现5600万元,超过了上半年4583万元的净利润。
贝斯美(837938)似乎也不遑多让,5月15日刚宣布启动IPO,宣布拟上市募资5亿元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及扩建营销网络,8月29日便宣布拟每股派息0.72元共派现6541.2万元,这也是贝斯美三年来的首次分红。
从持股比例来看,股东高比例持股的分红在排队IPO的新三板企业中最为常见,毕竟现金主要流向自身口袋。在44家分红的IPO企业中,有14家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有38家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30%。
诚然,对于老股东来讲,在上市前留下高额的公司利润等待被上市后的公众股东摊薄的确心有不甘。而对于早早便投资新三板IPO公司的投资机构而言,可能这家有望上市的公司是其众多投资项目中难得成功的一个案例,因此在上市前要求分红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然而,对于部分高比例分红的拟IPO公司而言,公司老股东通过分红把近两三年甚至超过9成的可分配利润都自身消化,同时又向社会投资者表明企业自身在哪些方面是多么缺钱,这样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
以上就是新三板财经,更多财经请关注财经365新三板频道。(原标题:新三板中报分红众生相:有人“打脸充胖子” 有人IPO前搞“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