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能否顺利对接银行资金存管,关系到4个月后平台的“生死”。去年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十部委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今年2月23日,银监会正式公布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下称《指引》)都明确提出银行资金存管是网贷平台业务合规的必要条件。
为避免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暂行办法》做出了12个月过渡期的安排,但截至目前,监管部门给出的过渡期已去了2/3。网贷平台开始加速对接银行资金存管也在意料之中。但时间还来得及吗?又有多少平台能在过渡期内顺利突围呢?多位网贷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还很难预测具体的数据,但从银行对合作网贷平台要求的门槛来看,将会有超过半数的网贷平台在这一关口被淘汰。
银行由冷淡到积极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部分网贷平台仍在进行前期的评估,也有一些平台正在技术对接中,还有的仅是签订了协议,但银行方面不允许宣传。总的来说,银行也开始活跃起来。
2017年以来,银行方面对于与网贷平台合作资金存管的热情并不算高。一方面是因为政策不明朗,另一方面则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指引》下发之后,银行对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态度从此前的“横眉冷对”变到现在的“积极配合”。
据融360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增加了4家银行上线资金存管业务,分别是平安银行、金城银行、南粤银行和金堂汇金村镇银行;有3家银行已经和网贷平台签约了资金存管协议,但未正式上线,分别是青岛银行、嘉兴银行和新网银行。
此前将P2P拒之门外的部分银行,也开始杀入存管大军。最新的消息是,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已对部分网贷平台进行尽职调查,下月将推出相关产品。此前,有媒体透露这一事宜,建行方面还曾予以否认。
截至4月25日,已有广东华兴银行、江西银行等38家银行布局P2P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共有347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协议(含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平台),有184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分别约占同期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5.21%、8.07%。
有银行人士透露,自《指引》出台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感觉竞争压力明显加大,竞争对手增多,甚至有银行还打起了存管价格战,提出了免存管费的做法,有些银行甚至更是用倒贴费来吸引平台进驻。不仅如此,一些银行为了抢夺资金存管系统这块蛋糕,对P2P平台的门槛要求开始降低。
存管门槛揭底
实际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贷平台银行资金存管的门槛并不低。据****统计,目前已上线存管的平台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平台数占比达到70%,过半签约平台为上市系、国资系或风投系,月成交量以1000万元以上为主。
2017年3月初,平安银行发布《平安银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管理办法》,对网贷平台的调至14项准入标准,涉及平台背景、业务经营情况、平台人员构成及其他业务资料和各项资质认证等。
据****研究中心分析显示,已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网贷平台,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含)以上的平台数占比达到70%,可以判断银行对注册资本有一定的要求,而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平台更受银行青睐。
在运营时间方面,正常运营超两年以上的老平台更受银行青睐,银行更喜欢与各方面均已发展较为成熟稳定的平台进行合作。
在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中,有148家平台为上市系、国资系或风投系,占已签约总数的51%。从中可以看出,银行更青睐于上市系、国资系或风投系的平台,并据了解,部分银行对平台的背景有一定的要求,如平安银行要求合作平台实际控制股东为政府、大型国有企业、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专业经营牌照(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保部批准)的金融机构。
此外,****从可获取的121家已签订银行直接存管协议平台3月成交量的研究得出,已签约的平台月成交量以1000万元以上为主,可能与银行的准入门槛有关,如平安银行就要求合作平台月成交量不低于1亿元。
小平台生死未卜
现在,距离《暂行办法》下发已经过去8个月,合规“大限”正在迫近,而对接银行资金存管无疑是合规调整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仅从对接资金存管的成本来说,动辄几十万元的费用小平台难以承担。
在监管层明确要求之后,银行方面的技术储备,双方的技术对接和后期的调试,都需要一个过程。今年上半年应该是平台对接银行存管的一个高峰期,所以仅仅因为排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资金存管是压在P2P网贷平台身上的一座大山,随之而来的还有业务模式整改、备案登记、信息披露等事项。与此同时,如何确保用户体验和平台的稳定运行,对平台的运营者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见,到今年8月,将有一批实力较弱的网贷平台停业,而这个规模将要达到现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50%以上。建议投资者平时多关注所投资平台的银行资金存管进程,对自己的资金安全保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