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在2015年股东会通过了报喜鸟集团、芜湖隆威工贸、神力集团的股权转让议案,涉及持股数目分别为0 .16亿股、0 .12亿股及0 .07亿元。此外还通过2016年增资扩股的议案,以及5年内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议案。
这是中融人寿自救的大动作。
据其2016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融人寿在2015年第3、4季度分类监管评价结果均为D类,被评为D类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偿付能力不足。
早在20 15年年报上,有四家股东表态继续为公司注资,支持公司发展。南都记者统计获悉,这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超过54 .6%。然而,有合计持股为10 .2%的三家股东则宣告退出,转让中融人寿股权为7%。
股东出现分歧
查阅2015年年报,中融人寿于2015年四季度启动增资扩股工作,公司股东清华控股、吉林信托、中润合创和深圳力元等均表示将继续注资,以缓解公司偿付能力压力。
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清华控股持有中融人寿股份1亿股,吉林信托及中润合创则分别持有0 .8亿股及0 .71亿股,深圳力元持有0 .22亿股。他们分别为中融人寿第一大股东、第三、第四及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0%、16%、14 .2%及4.4%。
然而,并非所有的股东都选择继续持有中融人寿股权。
获悉,今年2月29日中融人寿举行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11家股东齐聚,并以记名投票方式审议了三个股权转让的议案。
按此前披露的情况来看,第11位股东芜湖隆威工贸将全身而退,转让其持有全部0 .12亿股,而第8位股东报喜鸟集团转让0 .16亿股,占其持股的八成,第9位股东神力集团亦出让0 .07亿股,占持股的36.8%。这些股权转让将影响到中融人寿7%的股权归属。
早在去年,中融人寿曾因为股权转让而出现问题。据2015年年报披露,“2015年,公司股东层面出现纠纷,个别股东间接转让公司股权,未按保监会规定履行股权转让流程,公司治理出现一定风险。”
中融人寿自救之路背后
从2010年成立至今,中融人寿增资并不算太频繁。
查阅年报获悉,中融人寿批准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2 .2亿元,2010年12月将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2012年增资1亿元,2014年增资1亿元,增资后实收资本为5亿元。
“2015年是偿二代实施的过渡期,公司在2015年面临较大偿付能力风险,由于业务发展较快,且股市在2015年三季度出现大幅波动,导致公司投资出现亏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偿付能力充足率。2015年三季度末,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6%,四季度虽有大幅提升,但到2015年底仍只有64.72%,未达到监管要求的最低100%的水平。”中融人寿在2015年年报表示。
而根据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14年四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 .68%。而2016年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跌至-18.22%。
中融人寿的自救措施亦相当积极。2016年1季度,中融人寿初步确立了风险偏好框架,将在2季度,结合公司增资情况的开展,完成2016年度风险偏好陈述书审议、发布等工作。
根据一季报显示,实际控制人为清华大学、罗玉平(未报保监会核准)。
同样备受关注的是,关于中融人寿未来5年内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议案,同意股份占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会议同意该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