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保监会已于近日召开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下称“个人税优健康险”)座谈会,部署将其推广全国范围实施工作,听取相关保险公司反馈意见。此前不久,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发布通知,自7月1日起,将个人税优健康险试点政策推广全国范围实施。
不过,这一政策虽然已是箭在弦上,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宣传不够到位、税优额度有限、办理手续冗杂、公司态度谨慎等。“个人税优健康险在试点过程中存在问题实属正常,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相信其会被更为广泛地接受。”某保险公司总精算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中国健康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相关利好政策的陆续落地,越来越多的保险公抢滩这一领域,需要密切追踪。
赔付目录亟待统一
个人税优健康险采取具有保障功能并设立有最低保证收益账户的万能险方式,包含医疗保险和个人账户积累两项责任;允许带病投保,保证续保;享受2400元/年(200元/月)予以税前扣除的福利。
目前,已有5批26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相应业务。对于个人税优健康险亟待解决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个人税优健康险使得投保人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予以税前扣除的福利,但是这一额度不高,尤其针对年龄偏大的人群。
同时,获批产品销售资格的保险公司多以团险形式开展业务,个人投保则需要面临一系列冗杂的税务问题,影响了个人投保的积极性。
此外,前述某保险公司总精算师表示,“个人税优健康险经营定位为大病保险的补充,保本微利。其中,允许带病投保、不得拒保、保证续保,并对信息系统、人才储备、资金管理、展业资源等提出较高要求。保险公司逆选择风险加大,短期难以实现盈利,因此态度相对谨慎。”
因此,在个人税优健康险试点政策即将推广全国范围实施之际,逐步解决上述问题也是题中之义。“建议制定行业统一的社保目录外税优健康险的赔付目录。目前,用药分为社保目录内和目录外两类,但目录外究竟有多少,哪些贵,哪些便宜,无从得知,因此制定行业统一的社保目录外税优健康险赔付目录,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控费,提高其发展个人税优健康险的积极性。”一位健康险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而多位保险业内人士也建议,可以考虑放宽健康管理服务在医疗保险产品定价中比例;明确赔付率低于80%时的保费返还细则;扩大投保范围等。
机构看好健康险发展
个人税优健康险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保险公司对健康险市场的热情。
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已经成为保险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的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从691.72亿元增长到4042.50亿元,增长4.8倍;赔付从264.02亿元增长到1000.75亿元,增长2.8倍;深度由0.17%增长至0.54%;密度由50元/人增长至292.3元/人。
同时,已有10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开发涵盖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四类业务,在售商业健康险产品超过4000个。
安盛天平首席战略官、健康险事业部CEO袁颖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健康险是安盛集团深化中国战略布局的突破口。2009年,安盛集团开始布局中国健康险市场,此后不断提升经营与运营水平,目前已经具备本土化能力。2016年,安盛集团与安盛天平合作成立健康险事业部,目前事业部共计28人,主要关注中国的富裕人群、高净值人群、高端企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