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达科技和凯美特气6月2日拉开本轮“兜底式增持”的序幕,公司股价显著反弹,带来涨停效应。多家上市公司如法炮制,仅6月6日一天就有10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向公司员工发出“兜底式增持”的倡议。
业内人士表示,在股价一路下跌、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部分资金紧张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无力补充质押品,倡议员工增持或为无奈之举。“兜底式增持”虽然对公司股价的短期刺激效应明显,但长期来看,在公司基本面没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单纯依赖“兜底式增持”会给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带来财务风险。同时,对于“兜底式增持”是否涉嫌操纵股价、是否会导致股东权益不公平、“兜底”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目前仍存在争议。
“兜底式增持”频现
作为本轮“兜底式增持”的样板之一,奋达科技6月2日午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肖奋倡议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肖奋承诺,员工凡在6月2日至6月6日期间净买入奋达科技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若因增持产生亏损,由肖奋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此后,“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与日俱增。截至6月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已有奋达科技、凯美特气、宝莱特、安居宝、星徽精密、星辉娱乐、科陆电子、智慧松德、吉艾科技、青岛金王、东方金钰、长城动漫等17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向员工发出“兜底式增持”的倡议。
这不是A股第一次出现“兜底式增持”潮。2015年7月至9月,A股大幅波动,腾邦国际、暴风科技(现暴风集团)、奋达科技、科陆电子等多家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向员工发出“兜底式增持”倡议;2016年1至2月,A股大幅波动,东方海洋、旷达科技、佳创视讯的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也发出了“兜底式增持”倡议。
虽然大力倡议员工增持并宣传公司基本面良好、对公司管理团队与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充满信心、目前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凸显,但仅有个别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出手增持。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倡议员工买,自己却不买,或许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资金紧张有关。在这一轮“兜底式增持”潮中,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均有股权质押在身。面对股价下滑带来的平仓危机却无力补充质押品,调动员工的资金支撑公司股价实属无奈之举。
效果显著引效仿
6月2日至6日,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发出“兜底式承诺”倡议的上市公司分别为2家、1家、4家、10家。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兜底式承诺”对公司股价的刺激效果显著,预计未来效仿的个案会继续增加。
6月2日午间发布相关公告后,奋达科技和凯美特气午后封涨停。6月4日晚间发布相关公告后,宝莱特次日涨停。6月5日午间发布相关公告后,星徽精密和安居宝午后涨停。6月5日晚间发布相关公告的星辉娱乐次日以涨停开盘。6月6日午间发布相关公告的智慧松德午后涨停。
虽然涨停效应显著,但业内人士提示,对于此类“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否可以顺势买入要看其投资价值。(下转A02版)
此类公司虽然股价位于阶段性底部,但业绩同样十分惨淡。以安居宝为例,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今年一季度亏损1274.89万元。从长期看,此类公司虽然有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为员工买入“兜底”,但普通投资者过往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以暴风集团为例,公司董事长冯鑫在2015年7月16日向员工发出“兜底式承诺”倡议。近两年来,公司股价一路震荡下跌,目前股价较2015年发出“兜底式承诺”倡议时下跌近70%。
此外,如果在员工增持后,市场环境恶化,公司股价进一步大幅下跌,会给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带来财务风险。
尚存不少争议
北京某大型律师事务所一位证券领域律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兜底式增持”受到很多证券业从业律师的关注,引发了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争议。
“兜底式增持”引发股价涨停,是否属于《证券法》界定的“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同时,此类公司的公告均表示,倡议书仅代表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个人意见,非董事会决议,但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身份敏感,其做出的决策不仅代表其个人。而且,兜底承诺保障的只是符合条件的公司员工,即只保障部分股东的利益,对其他股东存在差别性待遇,容易导致股东权益的不公平。
此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虽然承诺对员工增持“兜底”,但这种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员工增持数量巨大并造成巨额亏损的,实际控制人或董事长是否有能力履行“兜底”承诺?A股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违背承诺的情况屡见不鲜,“兜底”承诺有多大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