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保险版“以房养老”从客户投保到最终完成承保、发放养老金的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包括签订投保意向、房产评估、签约、律师调查、抵押登记和公证等多个流程,内外部手续繁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了解和接受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李传学认为,从实践经验看,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客户“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目前,老年人对抵押房产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观念不认同。当然,也存在一些因为对于 幸福房来宝 没有充分理解,如误认为 以房养老 等同于将房子卖给保险公司、房价上涨归属保险公司等。”
二是对保险公司而言,这是一项微利业务,还面临房价因素、长寿因素、操作因素等风险。“坦率地说,这是一款社会责任远大于盈利性的保险产品。”李传学续称。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徐晓华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房价、寿命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保险公司对开展这一业务的积极性。例如,供求双方难以寻求均衡价格,如果定价高,保险公司风险高、成本高,缺乏动力;如果定价低,房产拥有者预判房价上涨,难以接受。”
基于此,李传学建议,未来发展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将反向抵押保险作为政府政策性支持业务。“第一,政府兜底。由于房价下跌造成未来房屋变现资不抵债的部分,由国家政府兜底。第二,政府成立保障基金。由政府机构出面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用,建立政府保险保障基金,在房屋变现时对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发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不过,参照国际经验,反向抵押保险仅属小众业务,一直未成为主流的养老方式,有条件、有需求并且有意识使用该种养老方式的人群有限,即便是在反向抵押保险开展得较成功的美国,在有条件的老年家庭中,其参与比例亦仅约3%。(原标题:以房养老遇“李鬼” 反向抵押保险探路前行)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