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有感业绩压力 众险企提前布局“开门红”

有感业绩压力 众险企提前布局“开门红”

2017-09-17 14:59  来源:颐园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颐园财经

“开门红”撞上“停售季”,今年的三季度保险业格外忙。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自8月以来,多家保险公司便召开2018年“开门红”相关会议,定目标、确定明年发展的主基调、总盘子,包括核心策略、对市场的研判等。这其中,不乏第一、第二梯队排名靠前的公司。

一位中型险企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134号文”)规定的10月1日大限将至,万能险账户流动性压力压顶的情况下,监管对明年“开门红”政策并未明确,“提早布局、以防万一”是多数中小险企“开门红”现象提前的原因。而对于大型险企提前布局“开门红”的原因,则更加多样。

“‘134号文’对后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还很难评估,但它作为现在监管政策的一个导向,保险公司不得不提前研判、预判。”一位大型寿险公司高管如此解释大型险企“开门红”提前的原因。

担心“开门难红”

今年5月11日,保监会签发“134号文”,明确限制险企发展快速返还的两全险、年金险,以及以附加险形式存在的万能险、投连险和纯理财型的护理险,并要求各公司在10月1日前完成自查和整改。

一位个险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保监会此次明确限制的产品,均是严格管控中短存续期产品后人身险公司维系现金流的利器,“134号文”是真正打到了保险产品的“七寸”。

一位小型保险公司高管曾在某发布会现场对记者表示,“134号文”实际上在险企产品设计上画了两条红线:产品不能附加万能险账户,即万能险不能以附加险的形式存在;年金保险5年内不得返还,5年以后每年返还金额不能超过已交保费的20%。而此规定的范围是各家公司所有新产品。

这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披着健康险外衣的理财型护理险,以及短期返还的年金险拒之门外。一位中型寿险公司高管表示,快速返还型产品是年金产品的亮点所在,而中小险企的主渠道一般是银保渠道,这类产品符合银行客户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太长期限的年金产品或者长期保障型产品在此渠道并没有销售优势。

而“开门红”的主打产品正是上述返还类年金产品。以去年销量前7名的“开门红”产品为例,均为即交即返的年金险产品。上述小型保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健康险产品等风险保障型产品基数较低,每单保费量有限,难以做大规模。从此方面讲,“开门红”也势必受到影响。

事实上,监管对保险产品的管控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前6个月,82家寿险公司共计实现规模保费2.15万亿元,同比减少5.77%。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3482.89亿元,同比减少57.02%;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164.69亿元,同比减少69.79%。

险企心思各异

近期,朋友圈被“保险产品停售、‘十一’涨价”的信息刷屏,令人难辨真伪。上述大型寿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炒停”违规,保险公司不会公开“炒停”。但保险代理人的疯狂“炒停”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众多公司的恐慌。

“今年‘开门红’又提前,大家主要担心什么呢?按照‘134号文’的规定,10月前很多产品要停售,而现在很多保险公司上报的新产品都被保监会打回来了,之前以万能险为主的人身险公司压力就来了,所以9月底之前都会忙产品销售。”上述中型险企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新政策大限将至时大小险企都会有炒停现象出来,但今年第三季度中小险企压力显然更大。

“与此同时,‘开门红’也不能落下。不知道明年政策是什么样,保监会也没明确,所以今年四季度要提前做准备工作,把万能险账户的流动性问题拉长,如果只靠‘开门红’,万一政策有变就折里面了。所以大家都会往前提,提早布局。”该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开门红’也在往前提,要往前看,以防万能险账户流动性风险,不然就只有处置资产这一条路了。”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的监管环境对大公司回归本源是非常有利的,大公司提前布局‘开门红’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另外,按照新的监管要求,中小保险公司全部回归本源,势必全部会聚焦到大公司主销产品的竞争上,实际上大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品牌,他们的产品相比于中小公司而言并没有价格优势。就像某家大公司的老保单都在退保,客户交续期保费还不如在有些中小公司买个新的保险产品,交钱少,获益还多。因此,他们对明年的市场也会有个判断,这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大公司也要防止这些问题发生。”

另外,该资深人士分析,近年来大量保险公司、科技公司、以及其他一些有大数据的企业都在布局保险中介。在这类中介公司参与的销售格局下,产品品质、价格更加透明化,这对大公司的销售队伍一定会带来冲击。大公司要做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防范互联网冲击,也要做提前准备。

中经金融是《中国经营报》旗下专注财经领域新闻的公众号,内容覆盖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个金融行业,每天多条原创,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服务。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