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税延养老险备受关注 有望带来千亿保费增量

税延养老险备受关注 有望带来千亿保费增量

2017-11-07 09:0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致鸿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税延养老险备受关注。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不少保险机构正在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下称“税延养老险”)摩拳擦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税延养老险试点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启动。

  所谓个人税延养老险,即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养老保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税收递延的模式上可能采取“税基递延”模式,即在缴费及收益阶段免税,领取阶段由税务部门进行递延税收的代扣代缴。

  目前,保险业已经基本做好了税延养老险试点的准备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养老保险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税收问题,优惠力度不够、金额有限等;二是通胀问题。

  有望带来千亿保费增量

  事实上,税延养老险从首度提出到政策渐近已有近十年时间。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首次提出要适时开展税延养老险试点。

  而此前不久,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对《若干意见》解读时表示,开展税延型养老险试点,时机和条件都已基本成熟和具备。对照国际经验,“从经济基础看,实行税延型养老险,通常是在一个国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阶段的前后推行,我国2016年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居民具有一定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能力。从法律制度建设看,我国各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都在全面推进,保险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财税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包括税收政策改革也在同步推进,为推行这项政策提供了法制基础。目前,保险业已经基本做好了税延养老险试点的准备工作。”

  具体到实操层面,在税延模式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可能采取“税基递延”模式,即在缴费及收益阶段免税,领取阶段由税务部门进行递延税收的代扣代缴。这意味着,同等收入下投保,时间越早,未来可省税额越高;同等时间下投保,收入越高,未来可省税额越高。

  这些人士进一步建议,可以参照美国IRA计划(个人退休政策),引入和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这将是个人自愿建立商业养老保险的载体,为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营造政策环境。

  在税延限额上,以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个税延养老险方案作为参考,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和企业年金均可享受税前列支优惠,其中企业年金税前列支额为300元,个人养老保险税前列支额为700元。简单换算,如果每月收入10000元,税前列支700元作为保费,每月所缴个税可以减少80元左右。

  基于这一方案,长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简单测算,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口约2800万人,假设会有60%的人购买税延养老险,采用700元的税收优惠假设,同时考虑个人购买其他类型保险产品不受影响,则每年新增养老保险保费约1410亿元,而在比较乐观的情景下,则能带来1650亿元保费增量,即使在较悲观的情景下,仍能带来1180亿元的保费收入。如果再考虑人均收入增长、个税改革带来税基增加和居民养老消费态度转变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有望带来超过2000亿元的保费增量。综合国际市场经验看,税延养老险中长期影响更加显著,将成为保险业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

  当然,税延养老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国计民生。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敬惠指出,税延养老险为个人养老保障提供了基础性的补充,事关多数居民的老年生活和幸福。税延养老金融产品可以与社保体系形成互补,为个人提供除了按月领取养老金以外的个性化保障选择。

  徐敬惠提醒,个人在选择税延养老金融产品时,一是要规划好。咨询保险机构的专业人士或财务顾问,全面分析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财务能力、风险承受能力、退休收入结构及期望等,做好资产配置及投保规划;二是要配置好。具有养老保障或长期储蓄功能的产品或资产丰富多样、五花八门,应当坚持“保障为主、投资为辅”的原则,退休之前配置一定比例的收益保证型养老保险,退休之后则配置一定比例的定期年金或终身年金保险,管控风险,防止老年贫困。

  税收、通胀问题亟待解决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