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呼声再起 专家:放水刺激老路难再现
一些专家指出,降准所释放的信号意义太浓,相比“精准滴灌”的MLF操作方式,“大水漫灌”式的降准很容易给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意味。
央行参事盛松成此前就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指出,在有其他方式可以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时,央行不一定要通过降准这一路径。
“我们的超储率已经很低了,应该说降准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降准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一,降准释放宽松的信号意义太强,而这与当前总体基调不符;第二,降准以后短期内是不能再升准的,不可能今天降准,明天升准。央行更乐于通过SLF、MLF、PSL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盛松成称。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刘可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压力加大,如果采用降准的方式维护资金面平稳可能释放错误信号。
上周五(6月1日),央行决定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在刘可看来,这不仅体现了央行对于市场的呵护,也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层次感”。“扩大担保品范围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大幅放松,因为MLF的货币投放能力是弱于降准的,信号作用也弱于降准,灵活性和可逆性比降准强很多,例如可以通过提升MLF利率等方式来控制使用数量。”刘可分析说。
刘可认为,为了把控好金融去杠杆与金融防风险的平衡,未来可能是严监管和货币适度宽松的组合,但无论是采用降准还是MLF投放,都大概率将保持政策的“层次性”。从4月份的降准操作来看,一部分用于偿还9000亿MLF,一部分对冲4月下旬税期,并未产生更多超额存款准备金释放,放水刺激的老路难以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