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塑造个人才华,仅靠学校教育不可能!
现代教育制度,其实是高度工业化的产物。它在18世纪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类似工业流水生产线),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当然,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基本照搬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就像在普鲁士一样,这一举措能够大力推动中产阶级的构建,使他们有能力在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谋得一份工作。除了美国,这个体系在十九世纪也被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并推广到欧美以外其他国家。
教育界公认,普鲁士体制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
互联网时代,消费越来越需要突出的个性体验,需要品质中服务时,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性与细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要想孩子拥有优秀的个人才华,传统学校教育已经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