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深圳是全国的“样板房”,那么,香港则是深圳的“样板房”。至少,曾经是。只是,对香港房企而言,内地房企可以说“后生可畏”。
深圳乃至整个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发端于对香港的学习和摹仿,然后才开始不断进行创新。无论是制度——包括土地出让制度、商品房销售制度、按揭制度、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产品——包括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园林的营造,还是营销方式——样板房、售楼处等等,深圳在过去都是跟着香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果说深圳是全国的“样板房”,那么,香港则是深圳的“样板房”。至少,曾经是。
记者调查发现,在最鼎盛时期,如2007年,长江实业在内地的业务共32个项目,土地储备超过1860万平方米;恒基地产的土地储备达到1400万平方米。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香港房企固有的开发速度缓慢、策略较为保守等特点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他们每年在深圳乃至整个内地市场推出的楼盘销售数量极为有限。
“这几年,深圳市场上香港开发商的项目越来越少了。”黄辉如是说。
记者查阅长实地产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发现,长实地产在内地可开发土地储备不升反降,仅余1.14亿平方英尺(约合1060万平方米)。而在长实地产对在内地和香港拿地表现出谨慎态度的同时,其对海外项目的投资热情却日益浓厚。作为香港老牌四大房企之一,恒基地产近些年在土地市场表现相对冷静。恒基地产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恒基地产土地储备为2410万平方呎(约为223.9万平方米)。
这与内地房企的快速拿地、高杆杠、快速开发、快速回笼资金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碧桂园以2260亿元的拿地金额继续位居榜首,万科以1634亿元稳居第二位,保利以1282亿元居第三位。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内地拿地最积极的50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20982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涨幅达53%。
长实地产年报显示,2016年长实地产的收入总额为699.1亿港元,同比增加18.9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房地产调控不断深入,但不少内地房企依旧实现逆势增长。截至11月,千亿销售规模房企阵营已经达到14家,其中碧桂园成为首个销售规模破5000亿元的房企,全年有望接近6000亿元。
对香港房企而言,内地房企可以说“后生可畏”。不仅如此,即便是在香港房企的“大本营”,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房企涌入香港市场“跑马圈地”,令香港本土开发商面临挑战。截至今年8月,香港推出6块住宅地皮,其中5块被内地房企斩获。以可建面积计算,内地房企投得的土地面积占比高达95.9%。
高力国际广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华南区办公楼服务部负责人冯文光认为,早期香港房企进入深圳等内地市场,背后都有许多优惠的政策以及建设祖国的“使命感”,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给内地市场提供了参考的模板。如今,香港房企在过去的资金优势、政策优势都已逐渐消失,而内地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此外,香港房企逐渐“褪色”的原因还包括香港房企与内地房企在成本利润的计算方式上的差异:一般来说,香港的地产公司开发周期都比较长,资金周转也比较慢,这和香港土地稀缺的市场环境有关。但放在内地市场,这样的运营模式完全不合适,提高资金周转,快速开发、快速回笼资金才是主流模式。此外,税费计算上的差异也是因素之一。总体来看,香港房企没有内地房企那样“进取”,特别是在地价“面粉贵过面包”的背景下,香港房企多数会选择谨慎观望。
记者调查发现,香港房企与内地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大相径庭:2017年半年报显示,万科的资产负债率为82.6%,碧桂园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8%。相反,长实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为32%,恒基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为27%,九龙仓的资产负债率为24.02%,新鸿基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2.3%——也许是因为经历过市场风暴,才能体会到“黑夜”的可怕。
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同样面对一块土地,香港房企是一盘战略,没有全局战略,总是考虑这块土地划不划算,如果不赚钱就不投了,是一个地盘在算账;内地房企则是整盘棋考虑,为了战略进攻,哪怕不赚钱也要拿下土地。
“在香港拿地时,内地开发商愿意少赚一点钱,这点很重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地开发商在拿土地的时候都能战胜香港开发商,这跟地产估值的方法有关。”施永青认为,这是港企慢慢结束开发方面的原因,他们在经营、收租方面会扮演更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