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0多年间,非洲铁路的轨距是1米,被称之为米轨或窄轨。法国人主持修建的滇越铁路,也是这个轨距。但今天,一种中国轨距正在引领世界的基建,最新一个例子就是中国承建的蒙内铁路的开通。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全长约480公里,总投资38亿美元,是肯尼亚独立以来修建的最大基建项目。项目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路桥承建,全部采用中国标准,装备,技术,管理,开启了中国铁路全产业链境外合作的新模式。
这条铁路与100年前英国人主导修建的米轨铁路基本并行。当年为修建这条铁路,共有2493名铁路工人死于当地部落袭击,疟疾,痢疾等传染病,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察沃的食人狮。中国人偏向虎山行,在非洲修建新的蒙内铁路,自然也引发一些英国媒体质疑:这是不是另一条疯狂铁路。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前非洲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但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大制约。以肯尼亚为例,米轨铁路如今已运营超过百年,自然老化和缺乏维护使得其速度从最初设计的每小时70公里下降到40公里,肯尼亚大部分的货物运输,也因此被迫转移到了公路上,公路不堪重负,事故频出,拥堵是家常便饭。
肯尼亚矿产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蒙内铁路的建成,必然将极大提升肯尼亚的经济发展潜力。仅以就业为例,有数据显示,蒙内铁路项目为肯尼亚人民提供超过3.8万个工作岗位,而当地雇员占到了总员工的百分之九十。
也难怪,5月31日当蒙内铁路首班列车驶入内罗毕终点站时,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亲自前往迎接。据新华社报道,在当天的庆祝活动中,激动的肯雅塔说:我代表每一个肯尼亚人,向中国国家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蒙内铁路实行的是国际标准轨距,但这种标准规矩,似乎越来越被认为是中国轨距。原因很简单,当今世界,最大的铁路承包商在中国,最密集在中国,也只有中国仍在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这种国际基建领域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这种轨距就是中国轨距。
此外,2014年秋天,蒙古国议会在激烈辩论后以压倒性多数表决,通过在中国邻近的两段铁路采用与中国相同的标准轨。对蒙古国来说,其煤炭等资源,只有一个输出地——中国。为了降低成本,多增加收入,采用标准轨,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完全是顺理成章的。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基建先行,促进发展,也是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重要途径。从一个更深远的角度看,蒙内铁路的建成,不仅仅是中国工程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发展经验的一次成功输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中国标准,中国轨距的输出。当今世界,大致有三种轨距,一种是老蒙内铁路的米轨,一种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还有一种是1520毫米宽轨。比如,在俄罗斯,蒙古以及其他原苏联国家,一直奉行的是宽轨。因此,北京至乌兰巴托至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列车,每次在进入蒙古国前,都要重装转向架和轮对,这样才能在宽轨上继续奔驰。
但变化也在发生。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远东发展部建议在俄境内铺设一条铁路,宽度与中国使用的国际标准轨距看齐,而非俄罗斯的宽轨。这条拟建的铁路,将连接中国东北的珲春市与俄滨海边疆区港口扎鲁比诺,长度约在100公里,这条铁路也将由中国而非俄罗斯管理,中国机车将畅行无阻。
作为一个例证,100多年前的加拿大和美国南部,也都奉行宽轨,但随着贸易的发展,经济的融合,各方都要求统一轨距降低成本。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强势经济取胜,加拿大以及美国南方转而使用标准轨道,南北战争后的美国,乃至整个美国和加拿大,融合成一个经济体。
轨距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特殊贡献,其实类同于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曾经是全球化的倡导者和重要支持者,但现在美国,英国等国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保护主义抬头,反而中国成了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标准轨也起源于西方,但现在中国成了最强有力的推广者。
这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我们正在见证着一系列改变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