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入世的一项条款即将到期,这可能会导致那些以中国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制成的欧洲商品价格上涨。
12月11日该条款到期,欧盟要么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而在反倾销案件中使用中国数据来计算关税;要么起草新规,从而消除欧盟过去在对待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体上的差异。中国在WTO条款期满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不大。欧盟南部国家和工业行业施加了太大压力,要求维持保护措施甚至上调关税。
中国对外投资近2万亿瑞典克朗,其中约3500亿克朗落在欧盟。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境外投资国,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最近因为一些大的并购更是引起关注,如中国公司收购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希腊港口Piraeus、先正达公司等。中国在欧盟的并购行业也在扩大,从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到德国机器人生产企业KUKA、英国数据公司GlobalSwitch、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alon、德国垃圾发电企业EEWEnergy、英国旅游网站Skyscanner和法国时装公司SMCP集团等。
截至目前,毫无疑问,中国投资对欧盟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弥补了欧盟的资金缺口,并且双方的合作也比较愉悦。典型的案例包括对沃尔沃轿车的并购,中国投资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尤其是在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
美国和日本也紧随其后,在世界贸易组织(WTO)21日举行的争端解决机构(DSB)会议上表示对欧盟的支持,以及其“需持续在同中国相关的反倾销过程中使用非市场经济的方法论(进行计算)”的意见。
一方面,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令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希望加强与华合作,另一方面,受困于欧盟内部各种代表落后产能的游说团体利益诉求,欧盟仍然无法做出快速决断。
针对欧洲议会日前通过反倾销调查新方法修正案,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近日日表示,该修正案本质上是变相使用替代国方法,延续歧视性和不公平的做法,与世贸规则要求并不相符。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关切。中方敦促欧方尽快全面、彻底履行义务,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修改立法,妥善管控中欧贸易摩擦。
不过可以清晰看出,所谓中欧之间的反倾销争端并不广泛,且仅仅集中在几个特定领域和特定国家之中。在争端出现的领域方面,在化学产品和金属制品领域反倾销案件十分集中;而反倾销争端较为集中的国家方面,又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为主。
反对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由钢铁商等组成的游说组织欧洲企业联盟(Aegis Europe)已经痛斥欧盟太过软弱,在面对中方的质疑时,不进行有力法律反击,而只求“尽快改变欧盟的反倾销立法”,并指出目前德国已经给欧盟委员会施压,要求欧盟委员会加速立法过程。在中国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之前,不能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此类游说团体为满足既得利益需求,经常罔顾国际贸易法法律事实。欧盟无法进行有力反击的原因在于欧盟在法律上存在软肋。
虽然欧盟整体还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也正在修订相关法律,将采取非歧视性的、符合WTO规则的做法。欧盟应该认识到,如果继续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欧之间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合作也可能遇到阻碍,这相当于浪费掉了中欧合作发展新全球秩序的机会。为了一些小小的歧视性政策带来的好处而放弃战略利益,实为不智。
(综合中国新闻网,金盛财富)
免责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财经365"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 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 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