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当特朗普在和爱尔兰新任总理通电话时,顺势调侃了一名爱尔兰女记者,对瓦拉德卡总理说“她的笑容很美,我猜她肯定对你不错”。这段对话被制作成视频发到社交网络后,特朗普总统再一次受到女权主义者的抨击。不过,他似乎并没受影响。
或许他需要这样的调剂来显示他作为大国领导人的自如。他的麻烦也太多了。即使是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三名记者因“通俄门”报道有瑕疵而辞职,也没能让他的医改法案立即通过,而是再次遭遇推迟表决的命运。笔者想说的还不是这几件事,而是另一件同样棘手的事情,税改。
税改的最大问题是迟迟没有大新闻。有些事情没有新闻是好事,有些事情则未必,税改就是后者。尽管特朗普内阁的核心高层——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科恩(Gary Cohn)和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在闭门会议上说,在国会议员夏季休假返回后,就拿出一份众议院、参议院、白宫三方认可的税改方案,并争取于11月前通过,外界对这件事情的进展却并不满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不满。
IMF的语言是调低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这和几个月前调高预期的理由一样,都是因为税改。之前说,因为要搞税改,所以该调高一下预期;现在说,因为税改迟迟不推,那只好再把预期调回来。
还真不能怪IMF势利。他们也没办法确认特朗普是否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税改。当时说是年底前,而现在还没拿出各方都认可的方案。看看医改的例子,又是撤回又是推迟表决,已足够困难;这还没诞生的税改方案,又有何自信能够三个月内就闯关成功?
不过,IMF在调低经济增长时把原因之一归结为税改推出缓慢,却未必合适。推税改就会带来经济增长的潜台词也太过武断。IMF说,税改没能如期推进,那就应该调降经济增长预期。但问题是,税改真的推进了,经济增长就能如期而至吗?
我们来复盘看看。4月份特朗普政府公布过一份一页纸的纲领性方案,但颇受质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财政收入不能支撑税改,美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很明显无法覆盖税改带来的成本;二是还可能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美国媒体更是调侃说,这是因为特朗普本人才是这次税改的最大受益者。
两个质疑都有道理。如果说第一个原因是经济问题的话,第二个则偏重于政治问题。特朗普税改,其实就是一个既关系着经济又关系着政治的议题。外界对特朗普税改简单地总结为减税,减税自然是为了释放经济增长的动力,让更多的钱转移到投资和企业发展上。但减税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财政收入的减少,财政收入减少又直接带来两大问题——特朗普承诺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减少,以及挤占社会福利资金。
基础设施投资减少,又会拉低经济增长;而挤占社会福利资金则会降低民众的幸福感。到底多少是合适的,这需要测算,比如就有学者测算说,如果实施特朗普税改,那么到2027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由目前的77%增长到111%。高涨的债务成本,能给美国带来多大的经济增长?有的观点认为,债务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该观点未必能站得住脚,家庭债务会抑制家庭消费,而政府债务明显会抑制政府支出,这就是前面说的基础设施投资或社会福利被挤压,投资减少则又会阻碍经济增长。
真是复杂的问题。笔者上一篇谈税改的文章就对该话题做了历史回溯,里根税改的结果就是通过大规模举债才换回了经济的缓慢增长。不考虑这些变量的相互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只单纯将税改是否实施与经济增长与否简单挂钩,则是不合适的。希望IMF的做法,已经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