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第一次中美最高级别经贸对话中,“对等”成为美方常用的一个高频词汇。事实上,这一单词也是近两年美国商界和学界的热门词汇。这一新提法的背后,究竟透露出美国怎样的利益诉求?对于预判特朗普时代的中美经贸关系又有何意义?
美方这一新提法之所以值得研究,原因之一是在从英文到中文的翻译过程中,大多数媒体出现了偏差。美方这一提法的英文为reciprocity或其形容词reciprocal。这一单词在中文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其含义相去甚远。
该单词可以翻译为互惠,例如互惠的双边经贸关系;也可以翻译为对等,例如市场的对等开放。按媒体此前的翻译习惯,当这个词形容宏观性的双边关系时常常翻译成互惠,而在形容技术性具体问题时则翻译为对等。
不过,这样的翻译方法在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不再适用。美国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在19日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在贸易问题上平衡、公平、对等原则将继续指引美国立场。”对此,很多中文媒体,包括《金融时报》中文网这样的知名外媒都仍按传统将这一单词译为互惠。
显然,两种不同翻译方法会传达出不同意图。在中文中,互惠是一个笼统、中性概念,互惠互利并不一定要求平衡或对等。例如,中美经贸关系是互惠的,但同时也是不平衡的。而对等则是指向精准、富有攻击性的概念:强调待遇的完全一致,你给我多少,我就给你多少。
在本轮对话前后,美方反复抛出对等这一提法。在对话开始前一天,商务部长罗斯就在出席首届中美企业家峰会时说,特朗普政府致力于“朝着更加公平、平等、对等方向来再平衡贸易和投资关系”。
在19日对话会开幕时,美国财长姆努钦说,对等的关系意味着“为美国公司在中国提供和我们为中国公司在美国提供相同的准入”。
在19日对话结束后,罗斯对《金融时报》表示,美方对中方强调了特朗普总统想要一个“更加平衡和对等的”贸易关系。
显然,在上述所有的美方表态中,reciprocity这一单词并不是指笼统客套的“互惠”,而是意图明确、颇具攻击性的“对等”。并且,这种在描述中美整体经贸关系时反复强调对等概念,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美方新动向。
笔者梳理了从2013年至2016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后发现,在过去四年中对等这一单词出现的频率非常低,一共只有三次,并且都是描述具体技术性问题。例如,就监管进行公开和对等的对话、适航系统的对等互认。
也就是说,在奥巴马政府期间,美方未将投资和贸易的待遇对等作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焦点话题。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新现象,其原因在于美国企业界对中国市场开放度的不满,和特朗普政府的民粹主义经济立场一拍即合,令这一企业界诉求迅速为美国新政府采纳。
对等的呼声最早来自于美国商界。美国中国商会每年都会进行会员企业调查,在2016年的调查中,3/4的企业认为和此前相比他们在中国更加不受欢迎。该商会政策委员会主席莱斯特·罗斯(Lester Ross)在今年初表示,一些会员企业已转向支持特朗普在打开中国市场方面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包括要求对等原则,即中国应向美国企业提供与美国向中资企业提供的同等市场准入和待遇。
商界呼声得到了学界和智库支持。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伯纳德·戈登(Bernard Gordon)2016年11月在《外交事务》杂志刊文,呼吁对中国采取“投资对等”的强硬立场。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史剑道也在今年初建议特朗普政府,按照对等原则在部分美国行业限制中国投资。
商界和学界的呼吁显然被信奉经济民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所采纳,因为这有利于特朗普政府树立保护美国企业、对外强硬的形象。同时,这也和特朗普一贯的保护美国人利益、不让外国人占便宜的个人姿态相一致。
在特朗普政府近期遭遇通俄门调查、废除奥巴马医改失败等重大挫折之际,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展现强硬态度、最大化地逼迫中国做出利益妥协来改善其国内形象。
从这一点上来说,对等有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的借口:如果中国不对等开放,美国就报复制裁。并且,这一苗头已经显露。路透社日前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说,今年以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已经对9起中国投资展开调查,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
中美经贸关系的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政府已达成改变这种失衡共识,即实现“再平衡”。但这种调整不是线性的,既需要调整时间,也需要转圜空间。
虽然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鉴于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求在贸易和投资领域采纳和美国类似的开放和准入标准是不切实际的。
在再平衡这一既有对话框架下,中美双方对经贸失衡的原因和改善方向都已有共识,个别议题上的分歧不会影响整体讨论框架的稳定。而特朗普政府抛弃再平衡对话框架,执著于贸易和投资对等的具体议题,令双边经贸关系变得更加易受冲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