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据日媒称,一直备受关注的亚洲大国印度正在发愁。印总理莫迪的改革实质上已经拉开帷幕,但完善基础设施和振兴工业的进程仍处于停滞状态。不仅与中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后面还有东南亚和南亚新兴国家紧追不舍。
日本《选择》月刊8月号文章中称,印度一直被称为“下一个大国”,这是因为其竞争对手中国正面临巨大的老龄化、少子化压力,而印度的人口结构正处于“即将进入黄金时代”的理想模式。
税制改革再次向世界暴露了印度经济的问题所在。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外资流入迟缓,工业基础尚未成形。
正如税制改革滞后一样,出台振兴工业和吸引外资的具体政策也颇费时间,一些在印度的美国外交人士认为,莫迪政府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完成”。
就在莫迪政府磨磨蹭蹭之际,世界经济版图已经发生剧烈变化。“下一个”迅猛发展的不是印度,而是东南亚和南亚各国。
日媒称,数据显示印度根本没办法和中国竞争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工业产出5月仅增长1.7%,这与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相比差距很大。越南1月的增幅是7.1%,孟加拉国2016年12月的增幅是7.4%,印度的亚洲邻国们呈现出一片快速增长之势。
即使从长期看,中国1990年到2017年的工业平均增长率为12.37%,而印度1994年到2017年的这一数据是6.61%,根本没办法竞争。
拿中国和印度作比较,总会提到这句话,“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的后勤办公室”。相对于以制造业出口为重点的中国,印度擅长的是呼叫中心服务、信息技术(IT)和软件开发。
“数字印度”是莫迪政府的另一个口号,印度在这方面也的确实力雄厚。但IT部门的雇员人数,包括关联行业在内也才将近1,000万。要想支撑13亿人口的就业,还是要靠大量生产和大量雇人的制造业。
工业的缺位让印度的品牌力量也难有增长。根据调查,全球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无一来自印度品牌。
即便是在颇让印度人自豪的IT行业也出现了“摆脱印度”的征兆。在靠给全球IT行业做外包发展起来的班加罗尔,2017年以来由于IT企业纷纷将基地迁至海外,据说有近10万人将失去工作。
进军印度的日本企业虽然在2016年终于超过了1,300家,但是与在中国的3.2万家根本没有可比性。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排行榜上,印度只排在第130位。如果这一排名没有上升,那么将很难驳倒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称“莫迪总理的改革虚有其表”的批评言论。
获取更多财经新闻讯息,请关注财经365。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