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印度各大媒体头条均在聚焦在了亿万富翁珠宝商尼拉夫·莫迪身上。据称,他从旁遮普国立银行(印度最大银行之一)骗取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专栏作家 Vivek Kaul 将通过本文为我们解释这一事件揭露出的印度银行系统中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旁遮普国立银行(PNB)是印度第二大国有银行,截至2017年3月31日,其资产约为1117亿美元(约合7080亿人民币)。而该项针对尼拉夫·莫迪的诈骗指控总涉案金额估计约为18亿美元(约合114亿人民币)。
报道称莫迪(他与印度首相纳伦德拉·莫迪没有关系)于一月初离开印度。他的直系亲属在该月内也随后离开。
据称,他目前可能待在纽约的一家豪华酒店里。他上次在公众场合露面还是在前段时间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当时他作为印度代表团的一员出席,甚至还与影留念。
莫迪在达沃斯论坛上与总理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三位)
虽然莫迪尚未被印度官方正式起诉,但是对他的调查已经展开。警察还逮捕了两名银行官员和一名有帮助莫迪嫌疑的商业合伙人。
印度旁遮普国立银行某网点
在致旁遮普国立银行的一封信中,莫迪说他只欠了银行7.75亿美元(约合49.13亿人民币),而不是18亿美元。他拒绝承认对他的指控,并称“错误的负债数字”和由此引发的“媒体狂热”已经“摧毁了我的品牌和业务,并且还限制了银行方面收回所有欠款的能力,留下了一系列待偿的债务”。
银行尚未对此次欺诈定性,但目前为止的分析显示,这位亿万富翁被指涉及由旁遮普国立银行通过发出承诺函的方式来保障他的贷款。
这意味着每一次贷款到期,莫迪会要求该银行发出一封相当于承诺函的文件来借出一笔金额为贷款额度加上应付利息的新贷款。这封新承诺函借出的金额将用来偿还上一笔承诺函贷款及其利息。
所以实际上,他根本从来没有偿还过最初的贷款。
但尼拉夫·莫迪诈骗案和印度银行面临的其他诈骗案件有什么联系呢?
2017年七月,印度财政部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旁遮普国立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非常糟糕,这意味着它比其他银行受欺诈的次数多得多。
数据还显示,在2012至2013年和2016至2017年间,印度的银行遭遇了22949次欺诈,总损失金额108亿美元(约合685亿人民币)。
很大程度上由于这些公司贷款违约,印度的银行在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五年间不得不核销价值约388亿美元(约合2467亿人民币)的贷款。
尼拉夫·莫迪的欺诈案为这个数字又添上了一笔。
为了让这些银行继续运营,印度政府必须定期向其注入资金。
事实上,《印度时报》的估计数据显示,过去11年里,政府已经向国有银行注入了403亿美元(约合2556亿人民币)。
注入这些银行的每一枚卢比都意味着资金从农业、教育、卫生和国防等更重要的领域流失了。
许多印度商人公然违约,是因为他们知道,鉴于印度的司法系统非常低效,而且商人们与政治家关系密切,他们逃避贷款违约的机会非常多。
即使得到证实,尼拉夫·莫迪的欺诈案仅仅还只是该国更严重的问题中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