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对于甲骨文这家公司来说,就是一场煎熬。
6月13日,摩根大通将甲骨文股票的评级从增持变为中性,并且发布了一份利空甲骨文的CIO调查。
可以说,这是一份杀伤力极强的报告。摩根大通对154位大型公司CIO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甲骨文今年收到的“支出收缩”迹象最多;只有2%的CIO提到甲骨文是大型公司使用云计算服务时“最不可或缺”的供应商,而对比之下,27%的CIO认为微软不可或缺,12%的人认为亚马逊AWS最不可或缺。
翻译一下这份报告的核心意思:今年大型公司CIO大多数减少购买甲骨文的服务,另外这些人认为向云转型的过程中甲骨文可有可无。
当天,甲骨文股价下跌4.9%。
摩根大通的报告发布一周之后,也就是6月20日,甲骨文公布截至5月31日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12.5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0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为34.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2.31亿美元增长5%。
尽管甲骨文四季度的营收和利润都超过华尔街预期,但是因为公司不再详细披露云计算业务的具体营收,甲骨文股价当天下跌7.46%。
原来,甲骨文通过“业务重组”的方式,将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再次跟甲骨文以往的业务进行了整合,而不像前几个季度那样,把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单列出来。
按照正常的逻辑,如此大的变化,必然有隐情。因此,在2018财年第四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甲骨文的高管们被追着追问云计算业务最新的营收数据。
甲骨文高管们称,该公司在其第四财季创造了17亿美元的云收入。这个数据跟第三财季15.66亿美元的营收相比差别不大。
如果让你来解读这样的数据,你会怎样看呢?至少在我看来,这环比增长速度太慢了,大概率问题是,甲骨文在云计算业务上进展很一般。
多家投资银行,下调了甲骨文的股票评级,甲骨文股价几天时间就回到一年前的水平,市值再度跌破2000亿美元。
为了刺激新老客户使用云服务,甲骨文在去年9月推出了两项与财务有关的新政策:通用储值(Universal Credit)和BYOL(自带许可证)。前者主要指用户订阅甲骨文的PaaS服务时,不再限制具体的服务类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决定。BYOL(自带许可证)是指对于甲骨文的老用户在订阅甲骨文的公有云服务时会得到非常大的优惠。
当时来看,甲骨文似乎正灵活地改变商业模式,以争取短时间内做大云计算业务营收,让更多的厂商开始使用甲骨文的云数据库。但是现在来看,进展不如预期。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甲骨文正在减少自己的资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2016财年,甲骨文资本支出为11.89亿美元,2017财年,资本支出增长至20.21亿美元,但是2018财年,资本支出又下降至17.36亿美元。
资本支出是一个衡量云计算厂商为业务投资的重要指标。从亚马逊AWS、微软、Google和阿里巴巴等大力发展云计算业务的公司财报披露来看,它们的资本支出都在持续大幅增长。对比之下,甲骨文的突然减少就显得意味深长。
就像我以前总结的那样,甲骨文有技术积累、品牌知名度、强大的研发和销售能力,但是在这个云计算的新时代却始终还是没有话语权,确实需要好好反思。也许过去太过成功,让其在新机会来临时转型的包袱太重。
周末抽空研读了一下甲骨文的最新年报,看了一下核心高管层的履历,着实吓了一跳。甲骨文的核心执行层的整体年龄,跟其他云计算公司的核心高管层相比,甲骨文的老人们确实是老了一截,并且很多都是老甲骨文人。
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塑造了甲骨文公司霸道、强势、好斗的风格,企业过去不得不买它的数据库等产品。
但是现在,时代变化了,需要甲骨文做出极大改变,但当年形成的惯性成为了大麻烦。也许,73岁的埃利森就是甲骨文迟迟不能在云计算领域有所作为的最大阻碍。
换个人,也许甲骨文在云计算市场可能就有不同的成绩。
最后,希望明年Gartner关于IaaS的魔力象限里,甲骨文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