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大佬的地方更有江湖——复杂而险恶的江湖。
自2016年4月24日至今,马云接替柳传志执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一年零一个月间,王健林、俞敏洪、王石、李书福等大佬已陆续退出——据透露部分大佬退出方式还比较激烈,拍了桌子。
尽管这些大佬本人及俱乐部对外都刻意保持着低调,但无论内部还是坊间,都充斥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确定感,而且,类似动荡似未结束。据说,马主席已私下放话,还要把一部分俱乐部会员清理出去!
马主席想清理的对象,无非是那些曾经辉煌、如今的“没落贵族”。如果你对企业家圈子稍微熟悉,那么,对照俱乐部现存50余位成员名单,几乎可以心照不宣地一一找出。比如,坊间猜测最多的,包括爱国者CEO冯军等人。
不得不说,清理与否,乃是马主席职责所在,他还雄心勃勃地打算突破俱乐部60位理事的上限,扩张搞到100位理事呢!问题在于,每年扩充的理事,肯定是马云所喜欢的一群人,未来会否过于同质化?而那些拟清理的成员,是不是支撑了早期俱乐部的发展?他们做出了多少贡献?对于他们,是一并抹杀向前看,还是姑且保留念旧情?很显然,两任主席的选择并不相同。
对于这个存续十一年之久的大佬圈子,前十年,江湖人称“柳老爷子”的柳传志,是以严格的制度化、宽容的人性化,加上创办联想三十余年的江湖资历及威望,让一干大佬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相安无事。而今,随着创始人刘东华的边缘化,首任主席柳传志的归隐,加上一个内心敏感、行事狂放的新任主席,俱乐部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马云,从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这一点,从马云与俱乐部创始人刘东华十几年的交集中也可以看得出。
2006年,杭州。除了紧锣密鼓筹备香港上市外,马云还干了一件事,他请艾未未设计了会所,联手冯根生、郭广昌、沈国军、鲁伟鼎、宋卫平、丁磊、陈天桥,八位浙商有模有样地搞起了“江南会”。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相比,江南会更私密些、更地域些,风格上也更马云一些。彼时,马云的阿里巴巴刚于一年前被雅虎以1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约40%股份,经营虽大有起色但仍难说成功。
同一年,北京。《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长刘东华,联合柳传志、张醒生等30余位企业家及经济学家,联手发起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当然不是马云与刘东华的第一次“交集”。
刘东华多年来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谁认识马云》,其中历数自2000年于《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论坛上首次遇到马云(其时马创办阿里巴巴不过第二年),后者的“酷”及诸多非凡举动,令他印象非常深刻。作为“中国企业家的知音”,他称自己“能让柳传志和王石落泪,能够安慰马云和张维迎”,尽管他一度行事张扬、甚至张牙舞爪,但他也确实尽己所能去关照如马云般的企业家。
不过,马云未必会对刘东华的种种示好投桃报李。尽管他后来也出资300万元人民币帮助刘东华创办了正和岛,但2012年6月1日正和岛盛大开岛之时,马云连“贺词”都吝啬掉了,而其他大佬除了在岛上发出贺词之外,还屡屡亲临现场以示支持。
非但如此,在刘东华离开《中国企业家》杂志前后,马云还积极参与了“边缘化刘东华”的理事会会议;是次会议,令一直以“中企俱乐部创始人”自居的刘东华远离俱乐部权力中心,且痛失“常务副理事长”之职。
按照刘东华等人在创办俱乐部之初的设想,俱乐部的顶层结构,应该是轮流坐庄的模式。这一点,在俱乐部运转的前十年,采取的基本是柳传志任理事长(类似于众望所归的“大家长”),每年还要推选轮值理事长。显然,马主席对这一套并不十分感兴趣,据说他曾表示,不指望任何人都喜欢他,言外之意,就是仍要我行我素。
据接近俱乐部的人士分析,与“中国首富”、90后眼中的“马云爸爸”、2万亿元的市值相匹配,马主席想做的,应该是“带头大哥”的角色,而不是什么“大家长”。所以,诸如王健林、俞敏洪、王石、李书福等的大佬不买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马云有类似想法并不奇怪,对企业家的圈层化经营及掌控,也是昭显实力、扩大影响、输出价值观的一种方式。除了早年创办江南会,近两年他还通过创办湖畔大学,吸纳了包括姚劲波、张旭豪、胡海泉等在内的数百位新生代企业家。
此外,马云还积极参与田源于2001年创办、陈东升任理事长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据分析,未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及亚布力论坛进行非常深度的合作,也并非不可能。
对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与马云的大刀阔斧相应,一批创始元老纷纷靠边站,令过去的基因荡然无存,马主席所受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少。这之后,他究竟会把俱乐部变成一个一言堂的“小王国”?还是一个打着“新商业文明”旗号的炫富场所?或是一个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绿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