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达到6.9%,而在近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透露,二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态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哪些特点?经济增长含金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增长新动能是否已经确立?下半年经济走势和政策趋势将何去何从?本期圆桌邀请三位宏观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探讨、解析中国经济大势。
嘉宾
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周景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胡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经济呈现出阶段性企稳态势
中国经济时报:行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再度让人关注。作为长期跟踪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您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张占斌:从目前发布的数据看,可以用一个“稳”字来初步评价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一是经济增长比较稳。2015年的经济增速是6.9%,2016年是6.7%,今年一季度是6.9%。去年各个季度之间,包括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在季度之间波动性非常小,说明经济增长越来越平稳,已呈现出阶段性企稳态势。二是就业稳。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599万人,同比增长22万人,已经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54.4%。今年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以下,不仅好于一季度,更好于去年同期水平,说明就业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三是物价稳。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说明物价涨幅比较温和。四是消费增长稳。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快于一季度0.7个百分点,说明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持续改善。
周景彤:总体上看,受外部环境改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房地产市场升温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中国经济景气上升,新动能和传统动能均有所增强,供给和需求、投资和消费、工业生产和企业效益之间形成了良好互动和循环。具体表现在:一是增长回升。预计上半年GDP增长6.8%左右,比上年同期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从需求端看,外贸延续回暖走势。消费增长更加稳定,改变了过去几年不断下台阶的趋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三大投资同步加快,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房地产投资超预期增长,基建投资增速也高于去年全年。二是就业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3,比上季度上升0.06,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三是物价温和。前6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连续4个月保持在这一水平。四是国际收支改善。一季度,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降至0.72%。1—5月份,贸易顺差14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08亿美元。总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景气上升,呈现出经济回升、就业稳定、物价平稳和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
胡迟:综合上半年的多个经济指标,总体来看,201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而且与以往年份相比,增长率单边下滑的趋势有所改变,增长率呈现出平稳,甚至反弹的态势,这是“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的累积反映。它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时期仍然具有向上的弹性。
经济增长含金量体现在四个“进”
中国经济时报: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上,可以用一个“进”字来总结。一是产业结构有进。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一季度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6.5%,比去年51.6%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二是需求结构有进。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7.2%,2016年是64.6%,说明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消费的贡献在不断提升。三是区域结构有进。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还在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于东部,高于平均水平。另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实现了有序推进。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落地。“三去一降一补”在持续深入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进度符合预期,商品房待售面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等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补短板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的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周景彤: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主要体现在:一是内生性增长动力有所增强。受企业利润改善、投资意愿增强影响,制造业投资回暖,前5个月增长5.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比上年全年高3.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行业中,与采矿业和高耗能类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回落不同,高技术行业和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2.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和5.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2.2%和32.2%。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新型产品保持高速增长,1—5月份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50.4%、28.2%和25.1%。同时,企业效益大幅改善,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达到22.7%的高速增长。服务业中,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1%和10.2%,分别比第三产业快11.4和2.5个百分点。三是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今年“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进,截至5月底,粗钢、煤炭去产能任务分别已经完成84.8%和65%;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2017年5月为56.1%,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前期最高点(2016年2月)减少了10.7%;工业企业成本继续下降,生态环保、公共设施管理等补短板投资增长较快。
胡迟:含金量体现在基本上兼顾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目标,实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优化组合与均衡发展。“调结构”没有影响“稳增长”的目标,而是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增长。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比重一季度达到56.5%,而且还在继续增加,改善了整个经济的结构;工业内部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都增长较快,对整体经济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转型时期保持了良性增长。无论从历史的纵向对比还是从横向比较看,对于中国如今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实现6.5%左右的增长率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经济增长新动能正不断积累、逐渐确立
中国经济时报:二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一季度稳中向好的态势,这是否说明经济增长新动能得到了确立?
张占斌:新动能不仅对经济产生支撑,更能有效带动就业。可以说,近年来我国新动能正在蓬勃壮大。当前,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已达30%,而且这个新动能还在不断地增长。一是从企业主体来看,今年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大幅增长的趋势,目前每天诞生企业1.5万户左右,比去年1.4万户又有所提升。二是从新产业的情况看,1—5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从最近到广东深圳、贵安新区等地的调研情况看,新产业加速发展,势头看好。三是从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来看,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32.5%,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更是层出不穷。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新动能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它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和发展方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做到“激活”“育新”“改旧”有机结合。
胡迟:应当说,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不断积累、逐渐确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但新动能还没有完全确立,还没有达到临界点,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增长。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还需要继续加大,实际上,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经济增长新动能一直在持续增加。
中国经济“下半场”面临两难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今年的“下半场”,您对下半年经济作如何预判?
张占斌: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充分看到“下半场”的“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国际环境看,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度调整,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还在不断增加。二是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结构性的矛盾也依然比较突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比如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走势还有待观察,民间投资增速也还低于全国投资整体增速。最近,我们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正在进行民间资本投资相关政策的评估工作,深感提振民间投资增速的意义重大。再如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仍比较高,企业融资难问题也还需要拿出更多的办法。总之,当前的整体形势还是比较复杂的,困难也还是比较多的。
展望下半年,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注重激励创新、优化环境、提高质量效益,化解经济潜在风险,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下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好地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周景彤:展望下半年,在世界经济改善、稳定性提高的同时,来自国内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有三个方面应予以密切关注:一是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双管齐下”,金融去杠杆带来流动性持续紧张和市场利率过快上升;二是房地产“新政”下市场过快降温可能引起信用违约、抑制真实需求以及投资过快下滑;三是利率上升和信贷紧张导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如果说上半年经济企稳回升主要是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双引擎”共同拉动的话,那么在下半年受投资减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货币信贷环境趋紧等原因,传统动能可能将会减弱,即使新动能保持不变,经济总体上也面临下行压力。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7%左右,全年GDP增长在6.8%左右。
胡迟:从多种迹象来看,下半年的中国经济基本上依然会延续上半年这种平稳向好的态势。由于一季度开局6.9%的增长率过高,有些出乎意料,后面几个季度的回调也是预料之中的,但历年中国经济都有“先低后高”的特点,下半年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更多,因此,预计会把增长率稳住,不会较大幅度下降。应该说,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6.5%增长目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很可能会略高。
下半年宏观政策需谨防财政货币政策“双紧”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中国经济的走势判断,您认为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将会作哪些调整?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张占斌: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李克强总理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是要稳定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二是要继续大力推进简政减税降费,打造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三是要锲而不舍鼓励创业创新,保持新动能快速成长。围绕这三个方面我的理解是:第一,当前的宏观政策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是有利于推动经济态势进一步向好的,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同时,也需要适度作出相机调控。第二,尽管通过推动营改增等一系列改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税负,但企业整体的税费负担仍比较大,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也还是偏高。需要采取措施,不断降低税费负担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第三,当下社会的需求千变万化,供给必须要不断适应需求的变化,这就要通过实施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取向,为创业创新者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要继续以适度扩大总需求形成重要支撑,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障碍,瞄准发展短板和群众期盼,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多层次、个性化新消费发展,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周景彤:从下半年政策操作来看,要特别关注各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避免各类政策的过度“叠加”导致“超调”。若下一步持续加大金融去杠杆,预计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还将趋紧趋严,那么就需要财政政策加快实施进度甚至更加积极。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固、内生动力较弱的背景下,宏观政策需要拿捏好金融去杠杆和经济平稳增长之间的平衡,谨防财政货币政策“双紧”中断经济企稳回升势头。
具体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快实施进度。政府将推动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重点为小型微利企业减轻税负,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同时,仍将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支持农村农业、住房保障、科学技术、社保就业、节能环保、脱贫攻坚等方面。目前,基建投资融资来源依然存在缺口,融资增速远不及基建投资增速,资金瓶颈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将继续优化PPP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加大对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交通运输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促进PPP项目规范运作。
货币政策将促进金融有序平稳去杠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将加大,会高度关注重要时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在金融监管趋严或关键考核时点适时微调政策,加大MLF中长期资金投放。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利率将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既不会给人民币汇率太多压力,又能引导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政策之间也将加强协调,如监管政策将设定窗口期,避免金融机构短期内为实现达标,过快收紧信用和腾挪资产,造成信用风险事件增加。
胡迟:目前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基本正确,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的特点,对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支撑作用,但也应当有所调整。比如减税降费政策方向是对的,但对企业而言,效果还不够大,应当不断加大力度,较大幅度地减少企业的税负负担;实体企业“供血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没有明显改观,货币金融政策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加大力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