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要闻 / 产业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国企海外投资监管加强 防止国资损失

国企海外投资监管加强 防止国资损失

2017-08-04 13:31  来源:第一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

  财经365讯 近期,有关部门建议企业应防范对外投资风险,表示将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事前决策随意、事中管理薄弱、事后监管缺位是造成国企海外投资失利的重要原因。财政部近日印发的《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财资〔2017〕24号,下称《办法》),对境外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实现了全过程管理。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境外投资效益,提升国有资本服务于“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

  《办法》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部分海外项目投资回报率低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呈现多元化和高端化态势,从原来单一的矿产能源行业向科技电信、汽车运输、工程施工、基础设施等行业拓展,投资额逐年攀升。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今年5月曾表示,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很多重点项目,截至去年底,投资类的项目就有100多个,参与的项目1576个。这些年来,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年均投资增长15%。

  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业务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有些项目资产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不强、投资回报率偏低等问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与之不相适应是重要原因。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存在突出问题,一是事前决策随意,可行性论证流于形式。二是事中管理薄弱,财务风险管控不力。三是事后监管缺位,对有关决策和执行主体约束不力。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海外营业额将占到中国央企总体营业额的20%以上。伴随着境外国资总量的不断增加,国资流失风险也在增长。

  李锦表示,有两方面的原因促使要加强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大批中央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与并购,海外国有资产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是不当投融资行为会引起国资损失,海外国资监管存在漏洞。

  加强事前决策管理

  传统财务制度一般仅涉及事中和事后管理,而《办法》专章对境外投资事前决策的财务管理提出了要求。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调研发现,事前决策不科学、不履行必要程序是造成投资失利的重要原因。部分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可行性论证和财务风险预判重视不足。如果财务不能在前期决策发挥应有作用,事中和事后财务管理得再好,也只能是亡羊补牢,效果有限。

  对此,《办法》要求,以并购、合营、参股方式投资境外目标企业(项目),投资方要组建包括行业、财务、税收、法律、国际政治等领域专家在内的团队,或者委托具有能力并与委托方无利害关系的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其中,财务尽职调查重点关注目标企业(项目)所在国的宏观经济风险和目标自身的财务风险。

  对投资规模较大或者对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境外投资,要求企业分别组织开展内部和外部财务可行性研究,承担可研的团队和机构要独立出具书面报告,如果内部和外部可研结果不一致,企业应慎重决策。


  获取更多财经新闻讯息,请关注财经365。(原标题:国企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升级” 加强事前决策管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