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近日,国务院出台22项新举措,鼓励外商投资、参与国企改革。
境外机构在7月份单月增持人民币债券398.86亿元,增持规模创下年内新高,目前已连续5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国债仍是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债券的首选,增持规模达到378.18亿元,创下年内新高。境外机构在我国国债市场中的占比由6月份的4.00%上升至4.26%,在我国债券市场整体中的占比由6月份的1.35%小幅上升至1.38%。
7月初“债券通”的开通推动境外机构继续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债券通”开通之后,虽不如开通首日般火爆,但境外机构交易依然积极。同时,7月完成了“债券通”机制下首单熊猫债与主权熊猫债的发行,境外机构在以上两支熊猫债的发行中均成功成交0.1亿元。
⊙招商证券
持续大幅增持国债 同业存单增持规模减少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发布的托管数据,境外机构7月份在中债登的债券托管总量达到8414.68亿元,7月份单月增持债券377.87亿元,增持规模再创年内新高;境外机构7月份在上清所的债券托管总量为409.22亿元,7月单月增加20.99亿元,增持幅度相较上月有所回落,主要由于对同业存单的增持力度明显减弱。
7月份单月,境外机构在中债登与上清所合计增持了398.86亿元人民币债券,增持幅度再创年内新高。
国债依旧是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首选。具体而言,7月份单月境外机构共增持利率债374.28亿元,其中增持国债378.18亿元。境外机构在6月增持国债200.71亿元,占7月份人民币债券增持规模的94.82%,境外机构数月以来增持国债的力度持续加大。此外,小幅减持政金债3.90亿元,包括减持国开债19.26亿元、进出口行债5.40亿元和增持农发行债20.76亿元,政金债增持规模再度转负。
境外机构在我国国债市场中的占比由6月份的4.00%进一步提升至4.26%,创下历史新高。境外机构在我国债券市场整体中的占比则由6月份的1.35%小幅上升至1.38%,但目前仍未回归至前期高点水平。
由于7月份同业存单收益率水平明显下降,7月期同业存单的月度平均发行利率相较6月份下行34bp,境外机构在7月份增持同业存单的力度明显减弱,仅为11亿元。
事实上,7月份央行对市场中流动性的供应较为充足,使得同业存单发行量也出现下降,但由于7月份同存到期量相较6月同样显著减少且幅度更大,导致7月份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以及托管量增量仍相较6月份有所增加。
“债券通”为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市提供便利性
7月份,境外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特别是国债),无疑与“债券通”的开通有关。正如我们此前不断强调的,一方面是“债券通”提高了境外机构投资在岸人民币债券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由于中债登并未公布“债券通”机制下国债等利率债的每日交易情况,我们仅能从上清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境外机构对同业存单、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券种的交易情况。从上清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债券通”开通之后,相关债券的日均结算金额约为2.59亿元(除开通首日,开通首日以上四个券种结算金额达到8.31亿元),日均结算笔数约为7.1笔。7月全月累计结算金额为57.61亿元(含开通首日),7月份相关债券托管量增加15.65亿元。单单从上清所数据来看,虽然开通之后的成交情况并不如开通首日般火爆,但“债券通”仍显著推动了境外机构对人民币债券的积极购买。
除了“债券通”开通这一积极因素的影响之外,人民币走强及全球避险情绪的降温等因素,也是导致7月份境外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的重要原因。
7月份,中美利差虽有所收窄,但仍处于130bp左右的较高水平上,也增强了在岸人民币债券对境外机构的吸引力。
正如我们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境外机构逐步增持人民币债券,将是我国债券市场开放这个大环境、大趋势之下的必然事件。但也必须意识到,虽然“债券通”的开通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但仍不应过度高估其可能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入规模。
最后再提一点,“债券通”不仅向境外机构开放了我国的二级交易市场,同时还开放了我国的一级发行市场。在当月的境外机构债券托管数据点评报告中,我们还想同时提一提“债券通”下“熊猫债”(即境外机构在我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的发行情况。7月份,在“债券通”机制下,完成了首单熊猫债以及主权熊猫债的发行,发行主体分别为马来西亚银行以及匈牙利政府,发行规模均为10亿人民币,以上两支熊猫债所募集的资金都将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从最终的成交情况来看,境外机构在“债券通”机制下成功认购了以上两只熊猫债,成交金额均为0.1亿元。
获取更多财经新闻讯息,请关注财经365。(原标题:境外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 “债券通”开通影响积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