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要闻 / 产业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

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

2017-08-24 09: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证券报

    8月中旬这场出乎意料的资金面“旱情”将会持续更长时间。这次资金面收紧的主要触发因素是缴税,但症结还是超储率偏低。据机构测算,在月中缴税缴准时点上,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低超储致使流动性稳定性下降,且预防性需求上升,在去杠杆风险未出清、机构对资金需求刚性的情况下,易引发流动性反复收紧。

  机构认为,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支持下,资金面紧势不会持续太久,但流动性稳定性的有效提升有赖于超储率的回升及杠杆率的下降,鉴于9月(季末月)将至,且到期同业存单不少,后续资金面波动可能在所难免。

  “花式借钱”重现

  8月以来,资金面一波三折,月初短暂吃紧,随后恢复常态,但一进入下半月,资金面再度“变脸”,流动性持续紧张,交易员四处“跪借”,各种“花式借钱”的段子层出不穷。尤其是15日、16日两天全天紧张,机构借钱无门,令“钱荒”一词重回公众视野。即便从15日开始,央行明显增加流动性投放,资金面紧势也直到17日午后才有所缓解;18日,资金面继续好转,供求基本恢复均衡,市场情绪开始平复,但好景不长,本周伊始,紧张局势卷土重来。

  据交易员反映,本周一早盘大行融出不足,资金面略紧,OMO数据出炉后,机构预期转紧,资金需求上升,供求压力加剧,直到下午4时左右,资金面也未见松动。有机构继续“跪借”,一天的交易在“求钱若渴”的氛围中逐渐落幕。

  交易员称,原以为随着上周后段资金面好转,这波“旱情”就过去了,没想到周末一过便杀了个回马枪,让大家措手不及。

  22日,流动性早紧晚松,总体均衡偏紧。华南某券商交易员称,昨日早盘资金面继续紧张,借是能借到,就是贵,非银融入7天资金的价格大概在4.8%-5%,上一日还在4.2%、4.3%,隔夜资金也不便宜。某银行交易员称,早盘大行闭门不出,价格继续飙高,与可以借贵钱的非银相比,一些中小银行受制于价格上限,融入压力较大,午后有大行融出一波,紧势应声缓和。

  22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存款类机构)多数继续走高,隔夜利率(DR001)下行约8BP至2.79%,7天利率小涨1BP至2.89%,14天至两个月品种也全线上行。

  近期,在大行融出意愿不足的情况下,中小机构尤其是非银机构无疑承受更大的流动性压力。22日,以中小投资者参与为主的交易所回购市场利率继续全线上行,上交所隔夜回购(GC001)加权利率涨至4.79%,7天利率涨至4.81%。另据数据显示,8月中旬以来,银行间市场覆盖全部机构的7天回购利率(R007)与DR007的差值再度走阔,8月17日一度达到113BP,近几日维持在70BP一线,远高于去年四季度以来32BP的中位数水平,亦凸显非银机构融资压力。

  超储率低 资金面“底子薄”

  进一步统计显示,8月以来,银行间最具代表性的DR007算术均值为2.87%,较7月的2.81%高6BP。历史上,8月流动性状况通常要好于7月,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一般也低于7月。近期资金面紧绷程度及持续时间均超出先前市场预期。

  与7月中旬资金面波动的诱因一样,这次资金面收紧的主要触发因素仍是缴税。8月税期到15日结束,但银行走款会持续2-3天,由此导致15日至18日资金面受到缴税影响。从往年来看,8月缴税压力要小于7月,且全月财政存款多会出现净减少,形成流动性净投放,这也是8月流动性状况通常要好于7月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8月流动性出现超预期的收紧?机构认为,缴税、缴准及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等只是诱因,症结还是超储率偏低。

  央行公布的6月末超额准备金率(近似超储率)为1.4%。从7月份金融数据来看,7月财政存款增加1.16万亿,央行口径的财政存款也增加1.03万亿,均是历史单月最高增量。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这1万亿财政存款增量,不仅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历史同期均值约4000亿),其增量甚至接近于上调法定准备金率100BP的影响。尽管央行7月通过OMO投放了4725亿元,但难以抵消财政存款上升的影响,致使超储率已进一步下降。据中金公司分析师测算,7月末的超储率已降至1.1%左右,仅比2011年三季度的历史最低值0.8%略高一些。

  再看8月以来,截至22日,央行通过OMO净投放920亿元,本月外汇占款或有一定上升,但月中缴税和缴准规模可能超过千亿元,再考虑到月初以来政府债券发行(公开发行规模已接近5000亿元),目前超储率不会明显高于7月末,甚至更低。前述券商交易员就认为,8月中缴准缴税过后,超储率或已暂时降至1%一线,接近历史极低位置。

  分析指出,低超额备付意味着流动性总量少,稳定性下降,面临的边际扰动会被放大,这在去年以来表现得已较为明显。目前超储率处在历史低位,这种波动就更明显。

  而且,超储率偏低使得机构倾向于采取防御心态,银行融出资金意愿下降,机构预防性资金需求上升,易引发资金面紧张或加剧供求矛盾。最近的情况正是如此,银行融出意愿低,致非银机构融资难度很大,且公开市场操作存在局限性,即便央行增加了流动性供应,大机构在得到资金后未必会马上融出或者市价融出,大中行-小行-非银的流动性传导经常不畅。

  此外,在去杠杆风险未出清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资金需求存在刚性,与超储率下滑之间也存在矛盾。

  央行有“定力” 机构得有“耐力”

  在超储率偏低、资金面波动重新加大的背景下,最近央行的态度耐人寻味,用“央妈”的话来说就是——保持了定力。

  从OMO情况来看,7月央行流动性投放规模是增加的,净投放量超过了4月、5月、6月三个月的总和,但结合财政存款变化来看,7月央行流动性投放显然不够。8月以来,上半月OMO净回笼980亿元,上周恢复净投放2220亿元,眼看上周五资金面稍有所改善,本周初央行即连续实施净回笼,令资金面预期再度收紧。

  22日早,央行开展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00亿元;21日,OMO净回笼500亿元。本周到期逆回购总量为7500亿元,如果央行维持当前操作力度,全周出现净回笼可能性不小。

  机构认为,央行对超储率下滑容忍度上升,即对资金面偏紧的容忍度上升。在超储率偏低的情况下,央行保持了定力,没有大幅投放流动性,意在避免杠杆率回升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前述银行交易员表示,5月中旬以来,资金面趋稳,监管加强预期减弱,一些债券投资者的杠杆有所回升。金融机构杠杆回升,可能引发了央行警觉,央行保持“定力”或带有“警告”的色彩。

  不过,过低超储率暗藏流动性风险,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央行也明确表态将继续“削峰填谷”,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分析人士认为,在央行“削峰填谷”支持下,流动性紧张不会持续太久,短期看,月末资金面回暖受限,但随着财政支出增多,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

  9月资金面仍值得关注。一则9月属季末月份,监管考核压力较大;二则9月到期同业存单不少,在传统负债争夺激烈的情况下,机构续发压力大,对资金面或有冲击。据数据显示,8月到期同业存单(含大额存单)为1.6万亿,9月将增至2.2万亿。虽然季末月份财政支出力度也较大,但放款往往集中在月末,难以缓解月中备付压力。

  从更长期来看,低超储意味着资金面“底子薄”,出现波动在所难免,要增强流动性稳定性,需提升超储率,要么源于外汇占款大幅回升,要么源于央行大额流动性投放(降准等),但这两项似乎都还需等待,总之,防御资金面波动可能成为“持久战”,做好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仍是当前要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