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孟洋洋)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转为净投放,以逆回购口径及全口径(考虑MLF)计算规模均创近10个月新高。除了对冲缴税高峰期影响外,央行以近期罕见的力度投放,亦可能与周初债市大跌密切相关,通过维稳资金面以防范金融风险加剧。
分析人士指出,在短期快速反弹过后,目前债市恐慌情绪暂时退去,央行维稳已现成效;而中长期看金融去杠杆仍任重道远,经济基本面尽管虽有小幅调整压力,但在有进一步走弱趋势前,中性货币政策依旧没有调整的必要性。
他们并认为,央行公开市场依旧会根据市场资金盈缺灵活调节,继续将资金面维持在相对平衡格局,在“填谷”过后若资金面恢复宽松,下周或会适度“削峰”转为净回笼。
“今天转成净回笼了,说明(前几天大额净投放)就是消除紧张情绪,央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从‘处置风险’变成‘处置风险的风险’,”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周浩称。
央行本周逆回购操作总规模达1.15万亿元人民币,周一至周四均为单日净投放,周五在资金面趋暖后转为小幅净回笼;根据全周3400亿元的到期量计算,单周逆回购口径净投放量达8100亿元,若考虑MLF到期,全口径净投放6210亿元。
周浩指出,金融机构也知道央行是有底线的,所以在去杠杆上就不是很坚决,不过中长期看央行降杠杆的方向未变,在稳定情绪基础上进一步去泡沫的基调也会持续。
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团队负责人蔡浩亦认为,央行今日转为净回笼的态度表明前几天的维稳有必要,但也不意味着态度的本质转变。如果就此认为央行态度变化,是过于乐观了。
据路透统计,本周有189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包括11月12日的665亿元(顺延至本周一),以及周四(16日)的1,225亿元。11月共有3960亿元MLF到期,除本周到期两笔外,11月3日到期规模为2070亿元,当日央行进行的4040亿MLF规模超过全月到期量。
在逆回购到期量对冲下,央行公开市场上周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不过单日净回笼规模逐步减力并终转为单日小幅净投放,调控流动性紧平衡并维稳意图明显。
短期发力维稳不改政策走向
公开市场本周的高强度净投放除应对税期影响外,周初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的情况下,债市再现大跌,此时央行发力投放,可能亦有维稳流动性情绪、严防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考量。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短期必须稳定下资金面,避免债市无序下跌。”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谈到,本周央行出手呵护资金面不出意外,不过其力度之强则有些超出预期。除了逆回购操作量维持高位外,对到期的国库现金定存也超量续做,并且将到期日延长至明年春节长假后,虽然与此前相比仍未脱“削峰填谷”的基调,但市场感受到的暖意更为明显。
今日有8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回收等量资金。但财政部和央行上午又进行了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投标,期限98天,中标利率4.60%,考虑其到期日正好跨过明年春节长假,这一定位与上月的91天品种利率4.42%相比,并不算太高。
不过刘东亮认为,短期发力维稳并不代表政策走向转变,至少未来四到五周,年底因素叠加负债压力,资金面还有很大的波动风险,“已经很明显了,市场对政策已经没有期待了。”
中国10月工业、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回落,且全线逊于预期,预示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不过月度指标的小波动无碍当前平稳增长走势,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今年完成经济增长6.5%的年度目标毫无压力。这也意味着,决策层不会因为单月经济数据稍逊预期,而改变当前的政策立场。
中国10月中央银行口径外汇占款增加20.98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个月维持正值,显示资本流动形势稳中向好。
中国央行自2016年春节前起,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加密至每个工作日均可进行。在原有七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期限的基础上,2017年10月末央行首次开展63天期逆回购,该工具操作期限品种增至四种。
除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外,中国央行在2014年三季度还创设并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对象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
此外,2014年4月央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并在2015年10月将PSL对象在此前国开行基础上,新增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主要用于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棚改贷款等。(路透新闻)
关注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选财经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