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要闻 / 产业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地产企业?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地产企业?

2018-05-28 10:11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作者:王恒嘉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房企所用的杠杆越来越高了,而借钱却越来越难、越来越贵了。

现在房企面临两难:

规模竞争越来越激烈,即使只是想保住排名,也要迅速扩大规模,那就必须加杠杆;

调控越来越严,借钱越来越难,要保证安全,防止资金链断裂,似乎又要去杠杆!

还该不该继续加杠杆?加到什么程度为止?如何才能保证安全?是3个天问。

明源君今天重点说三件事情:

❶历史证明,加杠杆和规模大小、能力强弱都是正相关的

敢于加杠杆的房企,很多已经破千亿了,百强、200强的杠杆,远高于中小房企。而不敢加杠杆的,因为规模落后,想加杠杆也加不了。

❷即使在同一时间,加杠杆的极限也没有标准答案,要看企业具体情况

借钱多不怕,还得上就行;借钱贵也不怕,只要还有利润就行。加杠杆的极限在哪里,除了要看大局,还要根据企业的周转速度、现金流、溢价能力等综合判断。

❸加杠杆近乎一场赌博,但通过细致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胜率……

下面明源君详细来说。

01

过去敢加杠杆的,很多已成为巨头

不敢加杠杆的,现在想加也加不了

我们先来看一份克而瑞统计的,2016、2017房企的净负债率变化表。

从下表可以明显看到,总的来说,杠杆在提升,而且幅度还比较大。前200强房企的杠杆,要远高于200强以后的中小房企。在百强房企内,10--30强、50--100强这2个“冲规模”愿望最强烈的群体,杠杆又要高于其他百强。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企?

而从时间角度来讲,20强房企的杠杆,基本都是在不断上升的。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企?

2017年TOP20房企合约销售总额约为43400亿元,同比增长46%。

2017年销售TOP20房企总有息负债约为27811亿元,相较于2016年增长约40%。

大家发现没有,其实,销售和负债基本是同步增长的。规模和杠杆也是同步增长的。

2017,净负债超过200%的规模房企大有人在。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到2018年的今天,房企借钱越来越难了。

加杠杆,在过去,是一个敢不敢的问题,到现在,则成了能不能的问题。因为:

1、中小房企前端加杠杆几乎不可能了

以往开发商自有资金很少,或者空手套白狼都可以,是因为可以在拿地之前做前端融资,但现在几乎不可能了。

许多地方政府规定必须要用自有资金拿地。大房企、上市房企,实力雄厚项目多,开发节奏不一样,可以彼此调配,影响还不是很大。中小房企要想前端加杠杆几乎是不可能的。

2、部分银行只对百强,乃至前30强放款,中小房企想加杠杆也加不了

某银行现在只对地产类战略客户放贷,而他们的27家战略客户全部是地产前30强。类似的银行还有2家。另外的银行则分别把门槛设置为百强、50强等等。

银行之外,许多信托类资金要求房地产项目必须符合“432”原则(即“项目四证齐全、企业资本金达30%、开发商具二级以上资质”)。

也就是说:

❶过去加杠杆上规模的房企,有了继续加杠杆扩规模的资格和资源。

❷过去没有下定决心加杠杆扩规模的中小房企,现在想加杠杆也加不了了!

明源君认为,目前,还存在加杠杆逆袭可能的,是百强房企中排名靠后、资产负债率低的一些房企。

当然,有特殊资源的,100--200强的部分房企,也有可能逆袭,这里说的特别资源,主要是指浙江、福建一带的民间借贷资源。

有人说,不用高杠杆,房企只要做好产品做好管理,也一样能扩大规模!

明源君认为,在一个发展比较缓慢的市场,这个想法可能成立,但是在中国市场,不用高杠杆,别的方面再优秀,也会落后……

02

杠杆高不怕,还得上就行

利息高也不怕,只要项目有利润就行

在中国,有一个和闽系、浙系齐名的房企群体:港资房企。

内地房企的许多方面,最开始都是向港资房企学习而来的的。甚至内地地产市场的基本玩法,比如按揭、预售,等等,也是向港资同行学习而来。港资房企的产品、成本、运营能力都是很强的。这一点,从其净利润率是内地房企近4倍就可以看出。如下图所示: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企?

但是,港资房企和内地房企的销售规模,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许多港资房企已经从如日中天变成默默无闻。地产销售百强排行榜前50名中,已经很难找到港资房企。

从2014---2017年,在内地房企销售规模几倍乃至十几倍增长的情况下,港资房企成长缓慢,大多增长不到50%,有的只有10%左右。

港资房企专业能力很强,为什么他们的规模却上不去?

问题就出在战略上。

内地房企老板,现在是以第一代创业者为主。他们白手起家,本来就啥都没有,遇到有风险又有机会的时候,是敢搏一把的,博得不好,亏点本没啥。因为地产好歹有地在,不存在完全血本无归的情况。

而港资房企,许多是富二代接班上位了,他们生下来就有钱有事业,他们非常怕“失去”。所以他们首先想的是“守成”,也就是如何让企业保有原来的规模。而金融危机的经历,让他们更保守。

2种战略表现在数字上,就是杠杆的高低。

如下图所示,内地房企的资产负债率是港资房企的2倍还多。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企?

明源君也拜访过几家成名多年,排名却越来越靠后的内地房企,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资产负债率低于40%。

当然,杠杆也不是越高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曾有老板问明源君,他们房企的杠杆,加到多少合适,明源君想了半天,没法给出一个数字性的答案,因为各家情况完全不同。

明源君下面讲几个思考的维度,这几个方面想明白了,也就知道自家加多少杠杆合适了:

1、企业目前的战略,到底是规模还是利润

一般来说,规模还没有到千亿的,都要奔着规模去,因为千亿看起来很多,但未来只有达到这个规模,生存才有保障,不至于被吃掉。

战略是规模的,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充分使用杠杆;战略是利润的,可以降一些杠杆。

2、欠钱多少无所谓,到期债务最关键。只要现金流充足,还得起就好

资产负债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关键问题在于,每年到期的债务,你当年能不能还得上。

这个问题说到底,是现金流的问题。比如虽然借得钱很多,但当年销售、服务收入都大幅增长,回款翻倍,也没有什么问题。

3、利息高低不是最重要的,项目利润才是本质问题

扩张中,不可避免会借一些贵的钱。但是年利息这个数字本身不是最重要的。

判断这些钱能不能借,要看自己的快周转能力、溢价能力。

举例来说:

甲房企借钱利息是10%,但是从拿地到开盘只用了5个月,现金流很快回正,而且项目溢价20%,赚钱不少。

乙房企借钱利息是7%,但从拿地到开盘用了3年,也没能溢价,亏本了。

甲房企借钱虽然贵但是没问题,乙房企借钱相对便宜,却有问题。

从2017年60家重点房企的平均融资成本来看,大部分企业的融资成本呈现下行趋势,整体平均融资成本由2016年末的6.45%下降至6.08%。也就是说,他们借的钱虽然多了,但是利息也低了。

4、一般来说,现金短债比低于1就危险,而且可能带来连锁效应

一般来说,房企要不断用长债去替换短债,降低风险。

因为短债意味着马上就要还,如果还不上,那么企业信用出现问题,资本市场会有连锁反应,后果严重。

从60家重点房企来看,现金短债比最低TOP10均不足1,也就是现金无法覆盖短期债务,如果无法及时补充流动资金,还是存在一定偿债风险的。

事实上,近2年大量被收并购的房企,都是因为杠杆太高,现金流又不足,还不了钱,面临崩盘破产,才被迫出售自己的。

当然,即使完全从自家房企角度想明白了上面几个问题,也不等于就有了绝对把握。

从某个角度来说,加杠杆类似于一次赌博。但是,没有风险也就没有利润。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完全避免风险,而是怎么在低风险的情况下,拿到相对高的利润……

03

加杠杆类似于一次赌博

想赢要重点考虑这4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2017年之前加杠杆的房企,90%以上都赌对了。

而在2017之后,要增加赢的概率,需要重点考虑以下4个方面:

一、行业大周期很难来救命了,但政策小周期还可以

首先来看大周期。

2015年之前,我国地产行业周期基本是3年一个循环,撑不住的时候,周期回来,房子好卖、贷款好贷,房企集体受益。

但是,这种情况近期不会再出现了。中央“房住不炒”意志很坚决,因城施策也很坚决,在长效机制出台前,现在的行业整体情况将保持。

再来看政策小周期,每个小政策都会让选对了的一部分房企受益。

比如,有媒体报道,投入棚改的资金,2016年超2万亿;2017年约1.6万亿;2018年,第一季度约3000亿。那么,参与棚改,或者在货币化棚改地区做项目的房企,也就赢得了一个小周期。

另有媒体报道,多数银行现阶段只青睐三类房地产项目:城中村改造、租赁住房(低成本拿地)、物流地产。那么做这些项目的,也就赢得了一个小周期。

政策小周期,也要关注政策收紧的情况。

这一轮借钱难,就不是没有征兆的。起源就是2016年开始加强的金融监管。2018年当前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化解资管行业彼此相关的四大风险点:监管套利、多层嵌套、刚性兑付以及资金池运作。

二、整体经济是上升还是下降,地产行业还有没有机会

明源君认为,整体经济目前比较稳定,地产行业在中国城市化率达到70%以前,仍会有比较高速的增长。

三、你可以融资的渠道有哪些?哪些还没有用?

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我国房企融资的渠道,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下图所示:

高杠杆会杀死哪些房企?

日前,从国家发改委网站的外债管理板块公示信息发现,已有超过十家房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申请发行境外债券。包括融创、万科、首创、金科、华远、万达、旭辉、阳光城、富力等。

2018年4月份,海外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376.12亿元,相比上月份193.44亿元大幅上升。

境外融资原本被视为境内融资的补充方式之一,但就目前的态势看,境外融资有成为房企主要融资方式的可能性。

四、高杠杆高负债,为你换来了一些怎样的资产?能否快速变现

比如,如果你是做住宅的,你的住宅在盈利情况下,能否一个月清盘?

你手里有很多土地,那么土地是否优质,是否有人愿意接盘?

如果你剩下的资产是酒店、产业、商业地产,那么他们的品牌如何,赢利情况怎样,能否抵押,抵押多少?后续能否打包成金融产品变现?

为什么要重点考虑上面4个方面?因为:

❶高杠杆要有高回报。一定要享受政策红利、行业红利,而不能只靠自己!

❷要玩高杠杆,不但要有实力,还要有渠道和技巧,多种融资渠道可以把实力最大化。

❸一旦遇到风险,就需要开源节流。节流停止在建项目就可以。要开源,就要把资产变现来度过难关。

结语

如果没有想清楚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就一味加杠杆,可能会面临以下一些窘境:

❶杠杆和利息太高,自家开发周期长,溢价能力还不足,主要项目虽然能卖出去,但是亏本;

❷债务周期和市场周期不匹配。大量债务到期,手中项目却无法开盘销售,还需要资金建设。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

❸对政策判断失误,或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项目大面积滞销,现金流严重不足,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以上极端情况出现的时候,就要看能否借新债还旧债,或者能否出售部分项目、土地,来度过难关。

如果融资渠道有限,不能借到新债;项目又不够优质,无人愿意接盘……那就只能是破产或者被收购了。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