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行业功能机向智能手机的跨越转变中,凡是与数字科技沾边的企业都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便是“恐惧”。亘古不变的规律不断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最大的天敌。因为它与企业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存在天然的对立,没有明确的目标,何谈针对性的计划。
善于从自然界获取灵感的人类,自从凯文凯利把科技与自然进化结合在一起之后,也越多越多的喜欢用动物界的行为解释商业社会中的规律。
201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利用“黑天鹅”和“灰犀牛”两个词提醒业界对金融风险不能掉以轻心。此后,“灰犀牛”一词正式成为高频词汇出现在人们解释商业现象和表达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恐惧态度上。
“灰犀牛”出自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撰写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在现实世界中,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同样,在现实社会中,“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各个领域不断上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更像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诺基亚手机的前车之鉴让汽车行业的从业者犹如惊弓之鸟,几乎每个尚且有能力主导自己命运的汽车企业都担心被一句流行语言重:“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即便是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丰田汽车也不例外,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在6月5日举办的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表示:“丰田已经有80年的历史了,在最近一两年,丰田内部发生的变化和丰田高层的紧迫感、危机感是从来没有的。前不久网上有好多评论讲虽然丰田是最赚钱的公司,但仍然感觉到危机,这个绝对不是在说笑的,也许明年我就没有预算来参加这个论坛了。”这种紧迫感已经达到锱铢必较的地步,“现在我们内部的控制是前所未有的。面对未来这些新技术的投入不是一分钱、两分钱;你要打赢未来之战,丰田一年的利润也就在200亿美元,这是绝对不够的。如果不勒紧裤腰带的话,未来很难打赢。”
此时,对于吉利入股戴姆勒,李书福希望能够与之形成战略合作时提到:“21世纪的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创新机遇。也面临来自于非汽车行业公司的挑战,各个汽车企业单打独斗很难赢得这场战争。为了主动抓住机遇,我们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对戴姆勒的投资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思维。”
汽车行业面临的变革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相较以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进行技术储备和试错。在全球汽车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高度概括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的变革:“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与人类历史上比较单一或者某个领域的技术革命不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是多个领域同时联动的变革: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革命集中爆发;整个科技生态、商业生态和社会生态都在同步发生深刻的改变。”
对此,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乐观的表示:“整个汽车行业迎来了百年大变革,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但是我认为机遇大于挑战。随着资本的不断介入,中国汽车市场将会频现并购重组,这必将带来汽车产业新一轮的大发展。”
不止是朱华荣一人,从智能手机发展的受益中,几乎所有人都秉承“科技带来美好生活”的信念,不然也不会不遗余力的推动技术进步。具体到汽车产业,“汽车的前100年,作为一种无与伦比的机械产品解决了人们出行的基本需求。在第二个100年,汽车正在升级为出行工具、娱乐载体和时尚先锋的智能综合体。人与车、车与社会的关系会发生根本改变,汽车正在成为新的社会生态的构造者,汽车产业也因此会迎来新的黄金100年。”
然而,所有的美好都是有代价的,新旧交替的必然过程。经过15年的急速增长之后,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超过2900万辆,占全球汽车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近年来,汽车企业营收的增长一直在迅速减缓,汽车市场也正在迅速成熟。与此同时,汽车产业还要为正在来临的新时代,即电动化、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汽车,以及新的出行概念做好准备。
新兴技术和新消费环境催生了一大批新造车势力,与传统汽车制造商一样,希望借助变革期的时间窗口实现超越成熟汽车品牌的愿望,比如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电咖汽车、拜腾汽车、小鹏汽车、奇点汽车、领跑汽车、云度汽车等等。
尽管产业变革释放出了很多发展红利,但是朱华荣并不认为新造车势力具备享受这次机遇的资格。他表示:“大部分汽车企业将被淘汰出局,新造车势力经过3-5年的淘汰,80%-90%成为’先烈’是大概率事件,这是个大浪淘沙的时代,无论是谁也挡不住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未来汽车行业并购重组将十分频繁,这将会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相对于客观事实,朱华荣的观点一点也不激进。除了兼并重组之外,已经有部分汽车企业开始缩减业务线,集中力量应对变革了。在福特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会议上,福特正式宣布,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将对其在北美的产品线进行重大调整,未来福特会放弃绝大部分北美轿车市场。福特首席财务官Bob Shanks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瘦身’提高各业务部门的业绩,但不能彻底改善表现不佳的业务。我们必须对未来业务的处理做出选择,可以进行不同的投资、合作甚至退出产品和市场。”在都灵时间6月1日,FCA集团发布的最新5年规划中并不涉及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品牌。有媒体报道称,菲亚特品牌或将逐渐停止在北美和中国市场的销售,而克莱斯勒品牌旗下的产品将仅在北美市场进行销售。
此前,FCA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曾预测,未来汽车行业最多能够存活6家汽车企业。吉利汽车董事长则认为只有2到3家。相对于具体数字,汽车产业的变革趋势意义更大,多数企业将面临被兼并重组或淘汰的结局。
董长征的一句话代表了具备独立判断能力的汽车企业的顾虑:“我们知道丰田有自己的节奏,或者叫有点保守的节奏。没有多少雄心壮志,是因为在这个领域看不准未来。关于新能源汽车,丰田这次汇报的仍然是外插式混合动力、纯燃料电池等,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哪条路是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另外,董长征认为:“每个年代出生的人消费观念都不一样,特别是中国,现在世界共同认为我们在消费者趋势上已经引领全球。所以像丰田这种企业会更加小心翼翼地跟踪中国消费者。因为这是一个方向,在中国的方向错了,就意味着引领全球的方向错了,我们犯不起这种错误。”
“我们犯不起这种错误。”相信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汽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