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是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言人。上市短短5年,营业收入就达到千亿元。但随着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度报的出炉,却显示比亚迪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去探讨和分析比亚迪的经营状况。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比亚迪2017年净利润下滑,同比下降19.5%,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83.1%。并且在一季报中显示,预计今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82.59%至70.98%。
今年7月出现的11亿“广告门”事件更将比亚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有评论认为,这样的事件,暴露出了比亚迪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管理上的问题,会不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财务报表来观察其真正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
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之困
表1 比亚迪2015-2018各期毛利率
表2 比亚迪2015-2018各期净利率
由图表对比可以看出,近年来比亚迪的毛利率虽有轻微下降但还较为稳定,但是净利率方面自2017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第一季度达到1.07%,同比下降71.16%。与此同时,根据2017年年报显示,比亚迪营业收入同比虽增长2.3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51%,扣非净利润下降35%。进而我们来横向分析比亚迪2017年各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率与同行业相比的结果,以确定利润降低的原因。比亚迪的主营业务为手机部件及组装、汽车及相关产品、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我们依次拿富士康、北汽新能源、宁德时代进行对比。
表3 2017年比亚迪各项主营业务毛利率及变动与同行业对比
由此可以得出,比亚迪手机部门及组装行业的收益率表现良好,但是汽车行业和电池及光伏行业的收益率令人担忧。
综合来看,原因有四点。
第一,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大幅退坡,2017年新能源车的补贴下降约20%,这直接导致公司业绩的下降。如果新能源政策持续,这种不利因素还将持续。
第二, 行业竞争加剧。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77.7万辆,各大车企都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如老牌的北汽、广汽、上汽,新兴的蔚来、小鹏等,这使得比亚迪的压力倍增。并且2018年合资品牌也开始进入市场,比亚迪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第三,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上遇到的压力也比较大,同时受到了宁德时代的压制,其电池销售量也被超越。
第四, 从成本考虑,制造电池的四大核心原材料价格稳中有升,使得比亚迪电池利润被大幅压缩。预测如果未来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仍无法及时解决或者企业不能另辟蹊径,那么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或将持续走低。
表4 2017年国内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
偿债之压
表5 2015-2017比亚迪、长安汽车、宇通客车偿债能力指标
将比亚迪与同行业两家企业进行对比,发现比亚迪的偿债能力显著低于另两家企业,这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远远低于同行业,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风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难以偿还企业所负担的流动负债。同时也证明比亚迪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相对同行业水平较高。进而我们来分析比亚迪的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状态。
表6 2015-2017比亚迪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变化
比亚迪应收账款同比增加24.20%,预付账款同比增加312.24%,存货同比增加14.32%,增幅惊人。这些数据潜在表明,比亚迪为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不惜采用赊销的办法,同时面对供应商,议价能力也开始减弱,过量的存货也影响着企业的周转效率,增大资金的占用。这些情况无一不在警示着企业的日益增加的财务压力。
亟待提升的营运能力
表7 2015-2017比亚迪、长安汽车、宇通客车营运能力指标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营运能力方面与同行相比也存在着压力。比亚迪的存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行业相比存在弱势,201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甚至是长安汽车的21倍,而存货周转天数是宇通客车的约4倍,这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差,也突出了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亟待改善。
11亿“广告门”事件之所以对比亚迪影响这么大,核心在于此事一旦坐定比亚迪需要承担部分责任,无疑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毕竟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1.02亿元。
无论是从“广告门”事件,还是上面从财务指标分析比亚迪的运营情况,它们都给比亚迪管理层敲响了警钟。系能源汽车的翘楚,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更需要优异的成绩回报投资者。否则,投资者必将会用脚投票。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比亚迪财报及第三方公开信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