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 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鄙视链底端?

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鄙视链底端?

2019-11-20 15:23  来源:财经365 作者:睿士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经365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11月20日讯:2012年,全球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曾就英美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发布过一份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制造”给英美消费者最普遍的印象是“海量生产”;45%的人认为“安全水平低”;35%的人认为“质量差”;33%的人认为“档次低”。

一、鄙视链上的产品

辱华照片


而在七年后的今天,西方对于中国制造的这种刻板印象仍然存在,甚至是在殿堂级的欧洲时装院校里。

几天前,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圣马丁”)下属的时尚与纺织品专业预科在其官方ins账号转发了一张学生作品,引发众怒。

在这张作品中,一个未露脸的人手举横幅站在店铺门前,这条横幅上装饰有疑似暗指清朝辫子的图案,并赫然写着:


不仅转发了这张照片,圣马丁还配上了鼓掌的emoji表情。

这个举动引起了中国时尚圈的强烈抗议,从圣马丁的中国毕业生到中国时尚业界的重要人物都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在联名公开信中要求圣马丁对涉嫌“种族歧视”的这一事件进行道歉。


对于将圣马丁作为心之所向,或曾在那里有过求学经历的中国学生们而言,虽然时装理应是一种自由的艺术表达,但是圣马丁作为一个官方机构而为种族歧视发声,这样的做法仍然令人失望。

事发后一天,圣马丁在官方Instagram及Twitter上发布了致歉声明,并表示将会对自身机构存在的制度偏差和文化偏见现象进行积极处理。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国制造第一次面临被轻视的处境。


“到今天为止,在绝大多数西方人眼里(以前我Master班上同学可以说是百分之百),‘中国制造’还是低廉劣质的代名词,只有真正深入了解服装产业(比如之前教我产品管理的老师),到过宁波、广州等工厂实地考察过的,才知道‘中国制造’也有很优质的。”时尚博主“Mars业余时装评论”写道。


“我们在打开眼界走出去,但真正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并非那么多,国外舆论对中国的描绘很多还停留在刻板的想象阶段。”Tasha,上海时装周旗下先锋时装平台LABELHOOD的创始人告诉我们,“上海时装周期间,我不止一次在接待的外国宾客眼中看到对我们发展的惊讶,不仅是硬件,对设计能力也是身临其境后才看到真实的中国发展程度。”


事实上,这种对中国制造的偏见并非时尚圈专属。


在一档日本综艺的街头采访中,一位日本女生表示自己抵制中国制造,只吃日本生产的食物,因为她此前曾看过一则中国包子用纸板做馅儿的新闻(这条新闻后来被证实是假新闻),从此便对中国制造产生了不信任感。

而当节目组问她身上穿的衣服产自哪里时,她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穿着中国制造的衣服。

国外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制造时往往存在倾向性,这和偏见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一份对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以及《华尔街日报》等四家美国主流媒体有关“中国制造”的报道的分析中发现,“tainted(污染的)”、“dangerous(危险的)”、“toxic(有毒的)”、“unsafe(不安全的)”、“harmful(有害的)”等词语成了这几家媒体对中国产品的主要修饰语。


不过比起外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信任感也未必高出多少。

2017年,日本第三大化妆品公司高丝宣布将不再在中国生产化妆品,他们认为中国消费者更爱made in Japan的产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在三十年的崛起中,中国制造不仅为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产品品类也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制造的处境

中国制造

尽管如此,中国制造仍然长期处在鄙视链下游。


圣马丁事件中颇为吊诡的一点是,中国制造凭什么应该为快时尚“背锅”?


在为快时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质量标准被不断降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供应链上游对于价格的不断施压。近二十年来,生产成本走高,衣服却变得越来越便宜,那么被压缩的价格去了哪里?


一部讨论快时尚生产的纪录片《The True Cost(真实的成本)》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

“在西方,他们想要每天都有大减价,所以他们每一天都在向我施压。我们很需要那笔生意,而且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一位孟加拉国的服装厂老板说。

当价格被压缩到底线,可能会导致几种结果:要么价格反弹,要么制造商倒闭,更多的情况是工厂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


国外的快时尚品牌选择在中国进行生产,图的是中国较低的生产成本,也就是“更低的价格”。客观来看,中国制造只是快时尚的实现手段,是全球资本市场配置的结果。


且不说中国制造也有高端的产品线,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即便是抵制粗制滥造,为什么不去质疑快时尚品牌的生产模式,或是快时尚产业本身,而只把所有的错归咎于中国制造?这是否有失偏颇了?

“中国制造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初期发展是依靠大批量的廉价劳动力、薄利多销等方式在全球制造业中野蛮生长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多少会存在令人诟病的缺陷,但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已不能同日而语。”中国独立设计品牌deepmoss的设计师dido告诉我们。

另一方面,在中国制造越来越贵的今天,快时尚的主要产地也已经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地区,和以孟加拉国为代表的南亚地区。把中国制造和快时尚强行捆绑,也算是一种傲慢的刻板印象。

而一边吐槽着中国制造,一边又在享受着中国制造的便利,这样的做法也难免有些自相矛盾。

如果没有了中国制造,人们会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已经做过实验。


把一个普通日本人家中所有中国制造产品都搬出去,最后整个家几乎都被搬空——不仅是家电,连LED灯泡也得拧下来,因为其中包含中国生产的元件。

进行试验的节目组从这个普通日本人的家中共发现了600多件中国制造的产品,从衣物、鞋子到玩具、杂货,一应俱全。

十多年前美国记者萨拉也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她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试图证明美国人离开中国制造也能生存下去。

最后她将自己一年的经历集结成书,并写道,“12月31日是我们家‘拒绝中国’的最后一天。没有中国货的一年,生活简直是在与家人的争吵中度过的。我试图证明‘中国制造’并不能影响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她的感受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撑,以圣诞这个节日为例:

在2016-2017年间,被美国媒体称为“中国圣诞村”的义乌周边的600多个工厂共生产了价值三十亿美元的圣诞相关产品。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了中国制造,近2亿美国人过圣诞节将没有礼物和装饰品,连圣诞老人也会失去他的假发和假胡子,因为91%的假发和胡子都产自中国。


坊间曾经流传过一个鉴定正品鞋与山寨鞋的方法:穿上一个月,开胶的是正品,不开胶的就是莆田鞋。我们并不提倡山寨,但是这个反例其实也说明了,中国制造和劣质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各个城市都有了自己出名的品牌,如上海的永久牌自行车,武汉的莺歌电视等等,诸如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等消费品开始进入广大中国家庭。

随着中国制造不断成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逐渐崛起,“下海创业”成了一种时兴的选择。大批国外制造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显露无疑。


时间推进到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东部沿海的制造企业逐渐在国际上形成了竞争力,中国制造闻名全球。


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劳动力、原材料及能源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上升。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辛奇·利维教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03-2008年期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19%,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幅为3%。”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预言,“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人口红利将尽,使得东南亚国家成了品牌们的备选,更多订单流向缅甸、印尼、孟加拉国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在2011年,越南已是美国进口服装第二大供应商。

在2017年,GU、STRIPE INTERNATIONAL等日本企业开始将生产转移回中国——东南亚制造虽然便宜,但是过长的物流距离和配套的供应链远远不及中国。一件在中国生产的衣服,能够比在东南亚生产的衣服提前1-2周抵达日本。


“中国在多数行业已经拥有媲美世界最好水平、甚至领先世界的供应链资源。”Tasha告诉我们。

除此之外,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离顾客更近一些对于制造商而言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优势。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或“财经365网”微信公众号看财经深度爆文!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