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6月1号即将迎来有序复工复产,随着各地的疫情逐渐改善,哪些行业可能会更加受益呢?
根据过往资本市场表现,我们研究了历史两年多以来的数据发现,消费类行业肯定最受益,但是不同细分行业受益程度有大有小,先分享几个概率较高的行业:
01
首先,旅游休闲。
在过去两年疫情后的五轮复苏期,这个行业都展示出了很高的概率和较好的弹性。大家爱讲一个故事说,有些消费是没办法报复性反弹的,比如理发。解封后也不可能一月理五次发,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但是旅游相关的休闲和零售,它有点像储蓄,可以攒着花。而且它和线下场景的联系很紧密,缺乏场景,就会缺乏消费,而场景回来了,消费就能回来。
疫情时很多人担心这个行业的前景,不光疫情,还有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上带来的挑战。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人讨论过,有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描绘了遥远的未来,人类进入星际文明时代,科技已经高度发达。
但在最大的城市里,最稀缺也最引人入胜的,依然是蓝天、白云和水流。人是大自然孕育的生命,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越是接近人类天性的商业模式,它的韧性和确定性就越强,无论短期它遭遇多大的挑战都不会改变。
旅游休闲并不只有景区,它还包括像免税这样的细分行业。虽然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但是参考之前的规律,20年销售额有275亿同比翻一倍,21年销售额将近500亿,增长80%,这个趋势还是很强劲的。
麦肯锡预计,2025年我国会贡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40%。
02
另一个和消费场景关系密切的行业是酒类。
尤其是啤酒,它和线下聚会的场景高度关联,而且和季节性因素有关,夏季就更受益。去年12月,啤酒产量同比增幅是10%,到今年3月底,罐装啤酒的均价已经创出了2019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反应供需,说明人们是有消费需求的。
酒类行业内部,差别非常大。比如啤酒有销售半径,有区域性的特征。啤酒差异化小,谁更大众化,谁的销量更大,谁就更有优势,有句话说没有小啤酒,意思就是这个生意是个规模效应很强的生意。
而白酒就不一样,白酒就是反过来,按照啤酒的商业逻辑来做白酒,往往事倍功半。
03
第三,航空业。
民航客运量和疫情数据正好是完全反相关,一旦疫情趋缓,航空业马上复苏。这个特征在过去两年,展现出非常高的确定性。虽然说这个概率很高,但是在过去两年,航空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受益程度不如其他几个消费类行业。因为它在成本端受到的考验更大,比如机组人员的工资、飞机的维护、折旧,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固定成本。
这种模式的生意,值得所有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注意:如果你都是固定成本,那么经济好的时候,你收入增加,而成本不增加,利润跑的比收入更快;但遇到困难时,收入减少,而成本不减少,利润掉的也会更多。因此,固定成本也是一种另类的杠杆,它对生意来讲是一把双刃剑。
除了以上这些行业,餐饮酒店、休闲食品,甚至包括汽车,在过去两年里的疫情复苏期里,都展示了较高的确定性和回报。
最后总结,做企业和做投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面向未来。打起精神,准备迎接复工和复苏!借用古人的话讲,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相信,无论对于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在不知不觉中,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