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层面来看,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认为,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目前大型券商1.2倍估值底仍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用资类业务中,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资本中介业务已经历近2年的严风控、去杠杆过程,目前的业务规模、杠杆水平均已处于安全边际较高的动态平衡阶段,自营投资2016年资产配置结构向固收倾斜,且固收投资整体杠杆水平降低。
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从公司层面来看,广发证券 分析师曹恒乾认为,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目前大型券商1.2倍估值底仍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用资类业务中, 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资本中介业务已经历近2年的严风控、去杠杆过程,目前的业务规模、杠杆水平均已处于安全边际较高的动态平衡阶段,自营投资2016年资产配置结构向固收倾斜,且固收投资整体杠杆水平降低。
另外,曹恒乾表示,大型券商PB估值已到达历史底部位置附近,中信、国君、华泰、海通2016年末PB分别为1.25、1.28、1.35、1.39倍。再者,2017年以来,上证综指涨幅为2.27%,证券板块下跌9.27%,从风险、收益配比角度来看,目前阶段的证券板块已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券商指数及多数券商估值距历史底部仅5%,安全边际和进攻空间并存。”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认为,接近历史底部估值一方面表示板块防御属性最强,另一方面提供板块向上空间。随着券商2016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的陆续披露,且遭受市场对于监管误读后,券商指数及大部分个股的估值在持续靠近历史最底部。
以行业标杆中信为例,目前PB估值1.31X,距离历史最低仅5%的空间。行业整体估值体现的是一个市场极度悲观的局面,但目前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4月份两市日均成交额5088亿元,逐月上台阶,同时两融余额稳中向好;另一方面,行业一季度业绩呈现积极态势,上市 券商业绩同/环比皆增长约10%,表明券商的估值已没有下行空间。
“MSCI冲关迎来倒数一个月,增量资金作为券商最强预期将推动板块估值底部修复。”招商证券分析师王立备认为,在市场整体较平淡、创新业务仍未开闸的背景下,券商板块行情的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对催化剂的预期,而“增量资金预期”便是若干催化剂中最直接有效的一种。回顾历史很容易发现,2014年四季度的沪港通、2016年四季度的深港通、2016二季度的冲关MSCI无不驱动券商乃至大盘向上运行,背后的核心逻辑便是在有增量资金预期的背景下,存量资金对于券商的提前作用。
短期风险释放充分
从行业层面来看,曹恒乾认为,从近期监管部门表态来看,监管强调循序渐进而不是短期用力过猛,加强监管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健康发展,且从理性分析来看,资金池等监管方向对证券行业影响有限,短期股价对于行业负面因素已反应充分。
曹恒乾称,行业严格意义上的资金池问题并不严重,需理性看待资金池监管。一方面,“八条底线”等监管措施已经对资金池问题进行过多次整改,但类资金池业务确有存在,业务风险也在积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集合,二是期限错配,三是加杠杆。大集合中不符合监管要求的规模较小。当然,大集合并非当前监管鼓励方向,未来规模可能逐步萎缩。期限错配和加杠杆是整改的重点,但可能给予缓冲期。
“因市场对券商资管资金池监管误解,导致恐慌性情绪蔓延,砸出券商黄金坑。”郑积沙认为,目前市场开始正视此前对于监管的过度反应,但仍未恢复至理性阶段,当投资者真正消化并理解这一缓慢监管过程后,券商股具备明显的反弹空间。
天风证券分析师王茜认为,上市券商在4月均出现营收、净利润环比下滑的情况(仅国金环比净利润增长)。由市场因素引发的自营业务萎靡导致4月月度财务数据不及预期。但是短期的业绩回调不影响业绩整体企稳、逐步回升的趋势。
展望二季度中后期,王茜表示,上市券商有交易性机会,同时在预期市场走势出现反转的前提下,重点提示券商板块的放大效应。配置上,看好在投行业务和股票质押业务成为核心业绩变量的市场环境下,项目资源丰富、资本金充裕的行业龙头券商的投资价值;同时看好事件驱动个股以及次新股在价格方面的弹性优势。
(原标题:短期风险释放充分 大型券商估值已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