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 行情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五大券商上市公司“坑”了 分众传媒抛出A股年内最大减持计划

五大券商上市公司“坑”了 分众传媒抛出A股年内最大减持计划

2017-06-19 08:59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众传媒:6月16日晚间,分众传媒公告了两位大股东的减持计划:第二和第五大股东,也就是Power Star(HK)和Gio2(HK),计划自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分别减持所持有的分众传媒股份不超过6.48亿股和5.91亿股,即不超过分众传媒总股本的7.41%和6.77%。

  一季报显示,Power Star(HK)和Gio2(HK)持有分众传媒的股份比例分别为7.41%和6.77%,也就是说,此次减持是两位股东的“清仓式减持”。而且,以分众传媒6月16日14.48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市值最高可达179.4亿元,一举成为A股年内最大的减持计划。

blob.png

  相关截图

  蹊跷的是,此次减持计划公布前的半个月里,在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包括华创证券、安信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在内的五大券商密集发布了5篇30页左右的深度研报。特别是华创证券,6月15日刚刚发布深度研报,并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分众传媒次日便公布了上述巨额减持计划。

blob.png

  某大型券商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是券商研究员被上市公司“坑”了

  “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券商集体发布针对某家上市公司的深度研报,一般是由于上市公司对于股价有着比较强烈的诉求,愿意主动出来交流,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券商做高股价,这是行业的‘潜规则’。而上市公司除了‘忽悠’股民收割‘韭菜’,‘忽悠’券商收割机构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

  二是券商研究员“踩雷”了

  “公布减持计划的是两个境外的财务投资者,跟上市公司勾结起来‘忽悠’券商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眼下市场纷纷追逐白马股的情况下,多家券商集体发布关于分众传媒的深度研报也很正常。而且,分众传媒最近的股价走势不错,卖方研究员的习惯则是股价越涨越推,因为这样可以向买方‘邀功’。”

blob.png

  无论哪种可能,券商在极力推票的同时,似乎并没有把去年12月29日占总股本高达34.75%的限售股解禁后带来的减持压力太当回事。

  可以看到,除了Power Star(HK)和Gio2(HK),分众传媒的第三和第四大股东Glossy City (HK)和Giovanna Investment(HK)也在解禁之列,而这四大股东均是当年分众传媒私有化时入围,后来通过借壳七喜控股实现上市。

blob.png

blob.png

  同时,上述四大股东在分众传媒董事会中并不占有席位,而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这也决定了限售期过后,通过逐步退出实现投资回报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仅仅是这四大股东当时占有的解禁市值就高达376.22亿元。实际上,今年一季度,四大股东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实施退出,这从一季报持股比例变动情况可以一目了然。

  而且,今年4月17日,又有占分众传媒总股本5.78%的限售股解禁了。面对如此之大的解禁压力和减持风险,与卖方不断高涨的推票热情相比,很多买方则选择冷眼旁观,“今年几乎所有的券商研究员都在推分众传媒,不过我们没买,我们这的风控要求是这个体量减持计划的前后3个月都绝对不碰。”某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blob.png

  而且,对于如此显而易见并且可以预见的风险,很多券商研报在“风险提示”一项却对此只字不提。

  以近期发布深度研报的5大券商为例,安信证券和兴业证券在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恶化、媒体资源租赁成本变动等风险的同时,对于限售股解禁的风险却“选择性忽视”。

blob.png

  相对而言,华创证券和东吴证券则直面这一风险,并对这一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

  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减持新规明确,大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在任一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减持不得超过2%。两家券商都认为,减持新规将令分众传媒的减持压力更加平滑,减持风险更加可控。

  上述券商研究员更倾向于把这次“踩雷”看作是很多券商由于过度追逐二级市场炒作热点而选择性忽视风险,最终“咎由自取”的案例。“追逐热点的风险应该是最小的,但有时候也恰恰是最大的,特别是由于过度追逐热点而选择性忽视潜在风险的时候。而且,这样的风险不但来自于上市公司和市场,也越来越多地来自于监管层。”

  监管层对于券商研报一味追逐资本市场热点的现象早有防范。近日,国信证券就收到了上交所的致函,原因是,中国国旅在2017年2月20日以来涨幅高达33.19%,其间,国信证券集中发布了18篇研报,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会员,上交所会员部要求国信证券对此进行反馈。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监管层便已经开始了针对券商研报乱象的大力整顿。2015年12月,民生证券发表的两篇研报《和尚你又在与哪个女人纠缠》和《“亚文化”来袭:粉红当道,宅腐盛行》被通报批评,原因是敏感性不强,文风失当,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2016年1月,长江证券被湖北证监局认为在开展研究报告业务时,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的情形。

  2016年4月份,中证协发布消息称,个别证券分析师撰写的证券研究报告存在用语不客观、不审慎、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对6名从业人员采取自律惩戒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协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2016年9月,证监会对国金证券、银河证券和东吴证券的三篇军工研报出具了《监管关注函》,要求券商及时整改并进行内部问责。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为了避嫌,开始主动与券商研报“撇清关系”,这在以往非常罕见。去年10月17日,长江证券发布一份题为《通策医疗:业绩平稳启动旗舰口腔医院项目》的研报,将通策医疗的关联企业当成是通策医疗的旗下公司,引发通策医疗股价当日大涨8.02%。但当晚,长江证券就被通策医疗发布的澄清公告直接“打脸”。

  无独有偶,去年10月13日,东吴证券发布《福成深度报告二:3个100亿支撑市值翻倍》称,福成股份是殡葬行业未来绝对龙头,研报详细阐述了3个100亿的来源。然而,10月24日晚间,福成股份发布澄清公告,对东吴证券研报涉及公司的一些不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及猜测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澄清说明,直指多处推测并不代表公司现状。(原标题:五大券商集体“踩雷” 分众传媒抛出A股年内最大减持计划)

  免责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财经365"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 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 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