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消息,今日,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华大基因发行后总股本为40010万股,发行价为13.64元,对应发行市盈率22.99倍。,华大基因挂牌集合竞价阶段高开大涨20%,连续竞价阶段暴涨32%临停,复牌后瞬间暴涨43.99%,至于19.64元/股。
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华大基因42.42%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汪建,持有上市公司32.51%的股份;第二大股东是华大高管等人员筹资成立的,持股18.59%。第三大股东是泰康投资旗下基金公司“和玉高林”,持股9.95%;其余股东持股均在5%以下,其中包括中国人寿、华夏人寿,深创投、上海云锋、同创伟业、苏州软银、深港产学研等国内知名机构。
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是国内基因测序的行业龙头,也是世上最大的医学基因检测中心之一,它在无创产检、PGS/PGD、肿瘤诊断及治疗、伴随诊断等领域都具备领先优势。主营业务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
经历了三次融资和二十多次重组后,华大基因布局了基因测序的全产业链:上游是研发测序仪及试剂、中下游是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即欧美等地区3000多家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
华大基因的上市之路
从2015年提交上市申请开始,到预披露更新,再到如今成功上市,华大基因的上市进展也一直饱受关注。
2015年,前身华大医学整体变更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于12月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证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0月27日,深圳华大基因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中止情形显示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2017年3月14日,华大基因再次向证监会报送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详情点击:
2015年5月24日上会,24日下午过会。详情点击:
全产业链上的竞争对手
在华大基因不断扩张的同时,它的竞争对手们也没闲着。
基因测序的产业链分工很明确:上游为设备和耗材供应商;中游为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需依赖设备投入、运营管理与终端维护开发;下游为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商。
国内基因公司在中下游领域竞争优势明显。表现优异的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博奥生物,其余的还包括安诺优达、诺禾致源、凡迪生物、百迈克等。其中贝瑞和康在今年4月26日成功借壳上市,赶在华大基因之前成为基因测序第一股。而贝瑞和康、安诺优达、诺禾致源、凡迪生物、百迈克也都是华大基因前高管“自立门户”后成立的公司。
另外,上游厂商的竞争更是给华大基因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困扰。在过去的十年里,基因测序上游被Illumina、Thermo Fisher和Roche分羹,这三家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了95%。其中的领头企业Illumina 已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华大基因曾经是其最大的客户。
目前,华大基因也在不断在往上游走。考虑到测序仪技术壁垒极高,华大基因所采用的方式是并购上游设备公司CG,并实现技术的再研发,并相继推出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BGISEQ-500,和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台式测序系统BGISEQ-50。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执行总裁牟峰表示:“BGISEQ-50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具备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测序技术和。”
华大基因与中国基因测序产业
近年来,华大基因业绩表现亮眼。2014年至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13.19亿元、17.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852.98万元、2.72亿元、3.5亿元,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而这其实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体现。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还有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
当下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仅2016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将近60亿元;预计到2020年,更有望突破百亿。
基因测序的商业化从萌芽进入了发展壮大期,在A股市场上,这个板块的“盘子”也越来越大。随着玩家的大量涌入,这一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也会变多。这其中,与华大基因这样一个科研“明星”的“吸粉效应”不无关系。但如果说登陆A股是华大基因在发展上的一个成功的节点,那么这也是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一种胜利。
相信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基因行业认知的深入,无论是华大基因,还是整个基因行业的其它企业,都将有着更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
又见弃购!华大基因新股申购遭弃5万股 106个账户至少损失185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