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常常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格雷厄姆的精髓是“用50美分买1美元”,因此巴菲特捡到了不少所谓的“便宜货”,可惜这些便宜货竟然长期很便宜,例如著名的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巴菲特在买入的时候确实是“用50美分买1美元”,可是公司业绩长期不振,使得股价长期低迷。此时巴菲特对价值投资思想作了重要的修正,不仅要买便宜货,东西还要好。
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提供给巴菲特难得的帮助,使他了解到,所有“超级明星股”都得益于某种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为它们带来类似垄断的经济地位,使其产品能要价更高或者增加销售量。如果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不变——竞争优势具有稳定持续性,那么公司价值会一直保持增长。既然公司价值会保持增长,那么巴菲特理所当然会尽可能长久地持有这些投资,使其有更大的机会从这些公司的竞争优势中获取财富。巴菲特将此总结为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此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巴菲特用他的投资理念最终成为了世界首富。
那么什么是伟大的公司呢?巴菲特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顶级公司不外乎三种基本商业模式:要么是某种特别商品的卖方,要么是某种特别服务的卖方,要么是大众有持续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卖方与低成本买方的统一体。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些公司给识别出来呢?当然是阅读公司的财务报表。《巴菲特教你读财报》这本书以最精炼的语言将巴菲特阅读财务报表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玛丽·巴菲特曾经是巴菲特的儿媳,她与有“巴菲特追随者”之称的戴维·克拉克合作写了多本关于巴菲特投资之道的书,包括《巴菲特之道》、《巴菲特法则》、《巴菲特法则实战手册》以及《新巴菲特法则》。这些书被翻译成17种不同国家的语言。
巴菲特曾经说过,你必须了解会计学,并且要懂得其微妙之处。它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一种完美无瑕的语言。除非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它——学习如何分析财务报表,你才能够独立地选择投资目标。但是财务报告对于绝大多数非会计专业的人士来说,实在是太过专业了,诸如: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不少人光看到这个名字就犯晕,如果想要了解这些概念,那就意味着必须找来大部头的《会计学原理》,而《巴菲特教你读财报》提供了更简单的解决办法。
就以损益表为例,书中告诉我们,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一般来说,在每个会计期间,企业的会计人员会为股东编制季度和年度损益表。通过阅读和分析损益表,巴菲特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判断,例如利润率、股权收益、利润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这一点尤其重要)。在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得益于持久竞争优势时,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损益表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毛利率,巴菲特认为,只有具备某种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才能在长期运营中一直保持赢利,尤其是毛利率在40%及其以上的公司,我们应该查找公司在过去十年的年毛利率以确保是否具有“持续性”,毛利率代表了公司的产品相对于其他公司的产品具备多强的竞争能力。在早期的股票分析中,那些顶级分析大师,例如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只是单纯地关注一个企业是否创造利润,而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分析这个企业的长期升值能力,因此持续的高毛利率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如罗杰斯那般相信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那么现在就能以“格雷厄姆”的价格,买到“费雪”的股票,忘掉宏观经济、忘掉技术分析、忘掉阿尔法贝塔,只要记住这一句话。问题是当坏消息满天飞舞的时候,人们总是极端害怕股市的。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一则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