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经过这波中期深度调整后,各大指数均在阶段性低估值区域,除上证外,其他指数甚至出现了背离信号。可以说,现在股市的风险比股灾大跌时要小得多。
去杠杆。无论是中国也好,还是其他国家也罢,去杠杆短期都有阵痛期,债务暴雷、资产价格波动;但长期放水任由其发展,等来的就是货币贬值、积累金融债务风险。而目前我们正处于去杠杆的阵痛期。
中美纠纷。此次中美博弈,揭露出了我们在很多领域的短板,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降低关税、放开投资限制,同时更大力度地开放,并建立更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游戏规则从来都是为强者而定,你越强大,世界就对你越有利。
而未来的投资机会,笔者认为也是基于这三大前提:
1、指数。风险是涨上去的,机会是跌下来的。截至7月初,A股市盈率中位数只有29.91倍,是5年来第一次跌破30倍。上证综指市盈率12.42倍,跌破熔断底的12.87倍,也低于1664点的13.49倍。创业板指市盈率37.96倍,低于上证2638点的54.86倍,也低于1849点的47.18倍。
巴菲特曾力挺指数基金,正是由于其极具长期投资价值。事实上,巴菲特自己也坦言,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伟大的祖国(美国)。如果一个国家的基本面长期向好,那么它的指数亦是如此。如果你把道琼斯指数的周期拉长至几十年会发现,指数一直都是向上的牛市。而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她的实力呢?
2、消费。7月,CPI当月同比2.1%,预期2%,前值1.9%,四个月以来首次超过2%,通胀数据超预期。在各大指数都低迷的情况下,通胀似乎黑暗中的希望。过去几十年,我国的通胀都和经济过热有关,之前各种放水,导致市场上钱太多,物价非理性上涨。但随着现在去杠杆,流动性趋紧,这方面的影响正日渐式微。如果剔除这个因素再来看,这次或以后的通胀超预期,基本可认定为消费驱动。
2017年,我国的第二产业占比4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51%。人民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是很明显的,也是大趋势。而消费升级的领域包含教育、养老、医疗等众多方面。为什么拼多多的各种劣质产品会广受舆论抨击,这正是人们消费升级的认可!
3、基建。近期的监管层定了调,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积极?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是什么?基建发力、融资适度宽松。
内需这种东西从来都是激发出来的潜能。过去基建被当做是刺激经济的工具(08年的“四万亿计划”),现在不一样了,基建是为了给消费、内需做铺垫的。很简单的例子,美国约3.2亿人、日本1.3亿、欧元区约3.3亿,而中国是14亿。要完全激发中国的消费驱动潜力,基建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城市化,比如脱贫,农村通水电气网等等。可以预计未来许多地方基建融资平台的日子不会太紧张,
目前中国依然以6-7%的速度在增长,至少未来十年,最好的投资机会依然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