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期引领周期股飙涨的龙头行业,钢铁指数8月11日一日之内跌幅高达6.03%,多达5只钢铁股以跌停板收盘。“陪跌”的还有诸多正炙手可热的其他周期行业,如有色、煤炭、化工等,也有十余只个股在8月11日直奔跌停,其中有色指数当日暴跌6.17%,比钢铁还狠!煤炭指数重挫4.53%,完全是“同甘共苦”的模样!
祭出这记“杀威棒”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面对着近期各类钢价的不断上涨,无论是经销商还是资本市场的胃口都愈发贪婪起来,让钢价的预期明显滑向不理性。
于是,通过一次特意组织的研讨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市场进行了一次公开“喊话”:
当前钢材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是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特别是广泛传播下半年受环保影响将造成钢铁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减少,钢材价格还要“飞涨”的极端判断结论。这类市场形势判断无疑放大了环保等有关政策对于市场供给的影响,是片面的,是危言耸听的炒作行为,难免从中渔利之嫌疑。
或许觉得这话说的还不够重,协会继续强调“喊话”:
现在,市场上又出现拿环保政策说事的论调,以严厉的环保政策为依据虚拟出钢铁企业将大面积停产限产,从而引发供需双方对下半年钢材供需平衡的担忧。往深处想,这种炒作或将给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带来负面影响。
这已经有为炒作“定性”的意图,透露出协会对无序涨价的恼怒。
那么,问题来了:很显然,周期行业各种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趋势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担忧,可以预期的是,除了中钢协的“喊话”之外,如果钢价不听指挥,不排除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而且政策还有可能蔓延到有色、煤炭以及其他各种周期行业之中。那么,在强监管的预期之下,周期股行情现在究竟是已经攀到了山顶,还是只在半山腰歇歇脚?
在这个问题上,机构的分歧是非常明显的。在精研行业的券商分析师眼里,虽然监管正悄然亮剑,但钢铁、有色等周期行业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的刚性,暴跌后的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仍以钢铁行业为例,天风证券就指出,钢铁行业下半年已注定要实现高盈利:
从需求端看,9月一般是汽车生产旺季,天风证券的调研表明,进入7月后,板材企业的订单明细增加,证明汽车9月份提产在即;
从成本端看,现阶段铁矿石价格处于低位,铁矿石港口库存充足,不存在涨价逻辑。
此外,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就将周期股的暴跌视为一次新的短线投资良机。
海富通风格优势基金经理顾晓飞认为,中钢协针对近期黑色系期货市场和钢铁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异动”,推动钢材现货市场价格走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这对市场带来一定心理层面的影响,也部分导致了钢铁、有色等板块8月11日盘中集体下跌。
但顾晓飞指出,供给端方面,供给侧改革作为近两年持续性措施仍将延续,总体来看实际基本面或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综合来看,二季度GDP超预期,加上房地产补库存,投资增速可能会延续,三季度GDP数据大概率不会差,因此需求端相对有保障。据此,他认为,周期板块经过此次盘整,后期若调整到合理位置或将有相对较好的收益比。
而一位老资格的基金经理,虽然持有周期股仓位不重,但根据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明确表示:
从历史来看,某个板块的行情一旦真正启动,形成了资金“虹吸效应”,就不会轻易停下来,而周期股目前就具有这种特征。因此,目前周期股行情仍处于半山腰的休息区,在资金的热捧下,仍有能力继续上攻山顶。
此番周期股行情并非纯粹炒作概念,二级市场对周期股的炒作,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对周期股业绩确定性的信任。
在去产能背景下,能够持续保持产能的行业龙头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未来资金会逐渐集聚在周期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实现强者恒强的局面,但那些小盘的周期股面临的政策风险很大,投资者则需要警惕。
不过,在8月11日暴跌之后,也有部分机构开始高度关注周期股的投资风险。尽管他们也承认,周期股行情还有可能延续,但在他们看来,与其冒着“接最后一棒”的风险去短炒,不如踏踏实实地去寻找业绩确定性更强的个股。
方正证券认为,本轮钢铁行情的拐点尚未出现。从历史复盘来看,钢铁行情的真正见顶至少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之一:
一是经济增速的恶化,二是钢材价格趋势性回调。从当前时点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需求仍然有韧性,后续需求偏平是大概率事件。钢材价格下半年仍然是供需紧平衡,价格趋势向下空间不大。
随着近期期现货和股市的快速拉涨,市场的恐高心态逐渐累积,同时叠加政府的稳价格预期,短期内钢铁股的回调风险大增。在此背景下,精选标的的重要性凸显。持续推荐吨钢市值低,且后续业绩弹性较大、环比改善空间较大的优质板材标的。强烈推荐*ST 华菱、新钢股份、南钢股份,建议逢低布局。
而作为近年来屡屡踩准A股行情节奏的万家基金,则发出了这样的提醒:
虽然近期有色、煤炭、化工等产品的期货和现货价格继续上涨,但股价已经蕴含了对价格非常乐观的预期,透支了未来上涨空间,大部分周期性行业以达到最乐观价格假设下的估值水平,目前估值折价不明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