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经济数据超出了市场预期,各方给予了不同解读,但显然大盘反应正面,沪指站上了2100点。对于后市,券商研究机构提供了他们的独到视角——
上周集中披露了7月份的经济数据,很多数据都超出了市场预期。各方也作了各式各样的解读,我们想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也就是通过观察大类资产市场的表现看看到底反映的是什么样的宏观预期。
利率市场,利率上行无视低CPI数据。近期我们一直特别关注债券市场的变化,国债利率持续快速上行,即使2.7这个低于市场预期的CPI数据也没能阻止,债券市场的表现显然不如CPI数据显示的那么平稳。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上行至3.8%的水平,上次到达这个位置是2010年11月,当时的CPI是5.1%。在基准定价利率已经走至如此高位时,0.1、0.2个百分比的CPI误差还重要吗,还有意义吗?
扭曲操作,竟然是向上平移的利率曲线。债券市场的变化显然和央行的扭曲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央行放短抬长;从央行角度看,7月份的M2又反弹了,离13%的目标还有一大段距离,放松货币显然不是选项。于是投放短期资金,回笼长期资金,试图保持总量的均衡。这个结果是得到了一个相比年初高出50BP的利率曲线,这一切还发生在经济下行阶段。政策的字面稳健与实际市场的紧张已经一目了然。
土地市场,地产商预期修复得比谁都快。7月份40大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增长明显放慢,但成交额却大幅增长,这背后是土地价格的飙升。继“国五条”调控效果一般之后7月份稳增长的政策预期更加强化了地产商的信心,因此,地产商补库存的动力在所有实体里面是最为强烈的,我们看到了大量地王的产生。老路不是不可以走,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价格正在吃掉越来越多的货币,金额确实很高但量的增长空间有限。
商品市场,更加靠谱一点的经济晴雨表。商品市场虽然没有土地市场回升的那么剧烈,但也体现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油价已经率先启动,尤其是美国带动的WTI,只是油价上涨对中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其他商品市场也先后出现企稳信号,商品市场在今年前5个月下跌反映经济不及预期,6月之后回稳反映经济已处于低位存在向上波动的可能。回过头看,商品市场对经济的预判显然要优于股票市场。我们认为,在当前稳增长的政策预期下,对于一些库存较低的商品是存在较大的价格弹性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