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逆袭”是本周一市场的最大看点,凭借该板块强势上涨,沪指也登上了2100点。与之相应的是,尽管大盘呈现上行格局,但当天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却逆势下跌。于是,也就有人提出,市场出现了风格切换,大盘股将重新占据行情主流位置,而前期表现活跃的中小盘股则将持续调整,存在了较长时间的“八二现象”将让位于“二八现象”。
不过,在笔者看来,情况恐怕并非完全如此。周期股短线走强有多重原因,首先7月份统计数据表明实体经济出现了较明显的探底企稳迹象;其次是周边市场周期股都表现比较好,大宗商品价格也有不小的回升,对境内市场形成了比价效应;最后是境内的周期股价格低廉,处于估值的底部。这三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得周期股在本周一来了一次大爆发。但现在这个时候周期股行情还只能算是超跌反弹。原因很简单,时下只能说是实体经济有探底企稳迹象,距离复苏反弹还有一段距离,因此7月份的数据不可能支撑周期股全面上涨。今年以来之所以海外市场走势要强于境内市场,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由于不同的货币政策导致在资金面上存在差异。对于周期股来说,较大的流通市值决定了其上涨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可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制约问题仍然严峻。周一沪深两市能够放量到2430亿元,然而这个记录恐难以保持。周二成交量就萎缩了16%以上。
周期股上涨有其合理性,但这并非表明“王者归来”。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一方面实体经济已经告别了过去那种高增长,因此周期性行业的发展会放慢;另外一方面境内多数周期性行业的产能是过剩的,原先的外延式发展模式需要改变。这就决定了该行业股票在目前总体上不可能有特别大的机会,因为业绩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诚然,周期股的超跌反弹也不会只进行一天就告结束,但从本周二走势就出现疲软这一点来说,即便后面还有行情,空间也不会很大,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格转换”。
回过头来说,今年以来中小市值股票的上涨,特别是创业板的上涨,在相当程度上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密切相关,因为在这些板块中,转型与成长股的占比比较高。当然了,随着其股价上涨,也免不了出现投机色彩,以至于市盈率搞得很高,并且也不乏跟风上涨的品种。因此,在市场出现有利于周期股上涨的氛围时,部分资金从中撤出,转而进入周期股也是很自然的。只是,这种进入只能是投机性的,其操作行为是短期的。这是由这些资金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同它们的规模相对应的。必须清醒认识的是,在没有足够长线增量资金进入的前提下,目前股市并不具备周期股持续上涨的条件,哪怕它启动的位置再低,外部条件再好。反过来,由于存量资金在发动中小市值品种行情时多少还显得有点游刃有余,所以中小市值股票比大市值股票更容易出现行情。本周二,创业板走势要强于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小板又强于主板,就很能够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