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大盘在银行股带动下震荡走高,在收复3300点后随上证50、沪深300两大指数集体回落,创业板遇阻年线后开启调整模式,日内持续低迷表现。
受到银监会下调拨备红线的利好影响,银行股开盘走强,这项规定有助于减轻银行业资产质量管控压力,加快银行盈利释放,为银行获得更多的资产腾挪空间。目前,银行基本面持续改善,叠加政策支持影响,我们仍看好银行股之后的上行空间。
盘面表现上,三大股指均以绿盘报收,在其他题材降温下,两会题材的热度仍然不减,雄安、海南、粤港澳、电改、地方国改纷纷异动拉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将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之一,也将是最有力的政策话题,我们今天继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投资机会。
2018国企改革开花结果
自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国企改革的成果逐步显现,多领域的改革落地开花,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更是坚定了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成为改革的大方向。
我们建议从供给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地方国企改革三大方向来寻找国企改革的投资逻辑。
供给侧改革
2008年以来,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普遍较高,隐藏了较大的风险,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突破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底线。因此,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有效的改善企业经营状况,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完成企业降杠杆。
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异常显著,激发了周期股的翻倍行情,煤炭、钢铁、有色、建筑材料、小金属等板块概念相继爆发,诞生了像方大炭素、赣锋锂业、宝钢股份、恒源煤电等诸多翻倍牛股。
展望2018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速,周期行业去产能的效果将更加显著,周期股有望借助政策红利,刮起二度春风。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中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加速改革看国改,深化国改看混改”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客观地讲,一些垄断领域的国企,特别是央企,仍表现出硬骨头难啃的特点。统计指标显示,很多央企“混”了,但是“混”了之后改的还有限,主要问题在于混改的重心是如何让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混合在一起,而不是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混改。
因此,混改领域的攻坚战才刚刚打响,在2018改革大年中,第一批混改名单中,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七大混改领域的突破效果值得关注。
地方国改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中,多次提及地方国企重组、混改等改革议题,并且在即将公布的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当中,地方上市企业成为亮点之一,这也从另一种角度点燃了我们对于2018年地方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注预期。
我们在全国众多省市中推荐上海、深圳、山西三个地区来重点关注。
上海国改:经济总量占全国1/5左右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急先锋,在全国经济发展占据领头羊的位置,截至2017年,上海有上市公司275家,总量居全国第五。
深圳国改: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最不能忽视的地域板块就是深圳,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划时代的见证者,深圳作为19大后,第一家出台“全面推进,应改尽改,能混尽混”方案的地方“排头兵”,明确力争2020年新增1-2家世界500强企业。从资产整体情况看,深圳国资委其下属国企无论从整体业绩、资产梳理、国改落地情况,均非常明晰,堪称地方国改“模板”。
山西国改:和上海、深圳两地相比,山西本地的国资改革的优势是动作稍晚,前期改革成效并不明显,而后期成效空间较大。尤其是在本省具备绝对优势的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成绩突出,去年两大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取得较为明显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