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即将翻页。在这近半年时间里,A股市场出现冰火两重天格局。一方面,不少权重股如中国平安(43.48 +1.49%,买入)、工商银行(5.10 +1.39%,买入)迭创新高,基本市场指数表现平稳。
截至5月22日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微跌0.9%、2.73%,最弱的创业板指也不过下跌8.87%,中小板指微涨0.14%。另一方面,多数个股跌幅却远远大于各大指数。
据Wind统计,2017年以来,在当前正常交易的3194只股票中,阶段上涨的个股仅有841只,下跌股票2345只,其中跌幅超过沪指、创业板指的个股数量分别达2312只、1873只,占比分别为72%、59%。另外,跌逾20%的个股达1046只,16股股价相比年初腰斩。
跌幅前三甲分别是*ST昌鱼(6.37 -4.64%,买入)下跌62.47%、第一创业(13.11 -4.52%,买入)下跌60.55%、开尔新材(11.86 -3.26%,买入)下跌59.13%。
综合来看,牛股印证了“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主要集中于今年上市新股、雄安概念、可燃冰概念以及绩优白马股几大类。不过,今年不太幸福的个股其特点也相当鲜明,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ST股整体跌势如潮、风光不再。
随着监管层对借壳上市、保壳等多方面监管的加强以及强制性退市个股增多,昔日颇具人气的ST股不仅没有出现炒壳行情,反而成为今年大跌的重灾区。在股价腰斩的16只股票中,一半都是ST股,*ST昌鱼近半年跌幅两市排名第一,达62.47%。此外,还有*ST中富(3.48 -0.29%,买入)、*ST智慧(3.74 -2.09%,买入)等16只ST股跌幅超过40%。大多数个股是在披星戴帽后跌幅加剧,如*ST廊坊虽然傍上了大佬恒大,不过连续两年亏损被*ST后,股价表现疲弱,4月28日后连吃了7个跌停板。*ST上普(12.83 -4.25%,买入)在4月25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后连续收出6个一字跌停板,打开跌停后股价继续向下,一直从27元左右跌到13元附近,年内跌幅近6成。
2、去年年底的强势股纷纷补跌。
不少个股由于前期涨幅过大,估值远远透支,一有风吹草动,其股价即大幅跳水。最典型的莫过于跌幅排名第三的开尔新材。公司在去年10月底披露实控人减持计划,股价不跌反涨。今年1月该股突然大跳水,短短8个交易日股价下挫4成,4月以后继续缓慢下跌,最新年内跌幅达59%。从业绩上看,公司年报、一季报业绩均表现不佳,继去年全年净利降逾五成后,今年一季度则亏损200余万元。此外,香梨股份(15.18 -2.94%,买入)与同达创业(22.50 -3.06%,买入)均为信达系成员,近年业绩乏善可陈,今年上半年双双大幅走弱。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有些熊股是从4月份才开始下跌,但短期跌势汹汹。
如国发股份(6.86 -5.77%,买入),该股今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12元-14元的区间进行平台整理,4月底开始跳水,连续三跌停后加速下跌,年内跌幅已达47%。国发股份原名北海国发,多年以来业绩不稳定,2014年亏损近5000万元后,2015年微盈405万元,2016年又亏损逾3000万元,而2017年亏损格局未有改善,仍亏311万元。同时,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多家股东大量质押股份,如控股股东朱蓉娟已累计将所持公司全部股份几乎全部质押,广西国发投资集团2732.84万股质押了2509万股,第四大股东彭韬将所持公司股份悉数质押。尽管公司控股股东在5月初火速实施增持计划,但该股依然疲弱,今日股价再创新低。
对于这类业绩持续不佳、估值过高且股东质押较多的个股,如果股价依然高企,投资者需警惕这些股票的补跌风险。
3、2016年上市的次新股是另一重灾区。
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一创业。去年5月11日,第一创业登陆A股,次新股炒作正迎来高潮,该股也不例外,在一个半月由10元左右的发行价飙升至45元以上,最高市值近1000亿元。今年5月8日,第一创业公告9.8亿股股票即将解禁,该股即连续大幅下挫。事实上,该股自去年11月中旬创出历史新高后跌势已现,今年年初也曾连着两日大跌超9%。中科创达(25.40 +1.72%,买入)今年以来跌幅高达52%。公司在去年年底拟跨境并购一家总部设在芬兰、业绩亏损的车载软件产品供应商Rightware,但市场并不买账,自今年1月6日复牌后一路连续跳空大跌,从停牌前的52.1元股价跌落至不足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