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市场对于公司的解读和反应趋向于更透明,且港股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新股上市首日往往就可以充分完成上涨或下跌的动作。这也就意味着,港股“打新”并非稳赚不赔。
据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共有192只股票在香港市场上市,131只股票上市当日实现上涨,占比近7成。其中,涨幅超过100%和下跌超过10%的股票数量分别为19只和16只。
完善互联互通市场版图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可圈可点的香港IPO市场,在已经到来的2018年里前景将更为乐观。
一方面,香港市场在2017年底迎来了“20多年以来最重大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主板上市。根据规定,未来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已在欧美成熟市场上市的创新型公司都可在香港主板上市。另一方面,H股全流通试点的启动也将令港股市场更具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赴港上市热潮。
德勤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上市规则修订及拓宽香港上市制度的计划,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意愿。目前近160家企业递交了上市申请,其中至少有5家来自科技、金融、生命科学及医疗行业的企业,可能会在香港市场进行大规模融资发行。德勤预计,2018年,香港市场会有150只至160只新股上市,融资额在1600亿港元至1900亿港元。
伴随互联网及新兴科技的兴起,港股的IPO市场生态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独角兽”公司开始出现在上市名单上。据了解,小米、蚂蚁金服、平安好医生、微医、点融网等科技类公司均有很大机会选择在香港上市。
不少内地投资者对于这些公司耳熟能详,看好其发展前景,更想进一步分享这批公司上市带来的红利。继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港交所正在酝酿的“新股通”让这些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2017年8月28日,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发表研究报告称,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完成连接内地与香港的二级交易市场后,香港交易所提出的新股通计划将能连通两地的一级集资市场,令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趋于完整,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突破性的契机。
格隆汇港股研究员表示,新股通开通后,势必会掀起内地投资者的“打新”热潮。因为港股新股中签率大大高于A股,而且和投资者申购的金额有关,所以好的IPO会吸引大量资金。不过他认为,因为港股IPO并不像A股一样百分之百赚钱,所以在认购时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本身的素质。
除了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对于新股通的开通也充满了期待。据记者多方了解,虽然内地的公募基金目前较少参与港股“打新”,但新股通开通以后,他们将积极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
“港股‘打新’这块的收益我们看到了,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因为内地现在还只能通过QDII打新,手续上有些繁琐,所以并没有参与。如果今年新股通能够放开,我们就会比较多地参与。”沪上一位QDII基金经理表示。
“我们以前很少参与港股‘打新’,主要是因为港股上市的新股常常破发,存在一定风险。去年只是参与了阅文集团的‘打新’,因为我的组合里持有腾讯控股,可以优先认购一定数量的阅文集团。”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QDII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国际业务部总监则表示,开通港股通后,沪港深基金可以参与“打新”,但可能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现有产品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契约,二是新发相应的产品。他说:“我们进行投资需要严格遵守契约。比如老的沪港通基金,若不修改合同,就不能通过深港通投资港股。”
何时狩猎“独角兽”
一直以来,金融、地产都是香港股市中的主角。由于难以获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新兴企业板块往往估值较低。但在本轮港股牛市中,新经济作为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