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新经济股龙头腾讯控股去年上涨114%,股价屡次刷新历史纪录,并成为亚洲首家市值破50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2017年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中,互联网和科技方面的“新经济公司”成为募资主力,前十大IPO中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和雷蛇的募资金额分别达到136.83亿港元、95.74亿港元、67.66亿港元和47.46亿港元。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内地新经济迅猛发展,很有可能引领未来世界新经济的发展方向。继美股市场涌现出脸谱、苹果、微软、谷歌及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后,在科技飞速占领全球市场的时代,代表着转型方向的公司完全有理由受到资金的青睐,而这正是港股市场继续蓬勃发展的新机遇。
在过去的一年中,内地公募基金已成为南下资金中的重要力量,可以灵活投资两地市场的沪港深基金规模迅速扩张。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2017年四季报,除了腾讯控股,沪港深基金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汽车等传统领域。虽然已经关注到港股市场上日益崛起的新经济公司,但在多数基金经理看来,狩猎这些“独角兽”的最佳时机似乎仍未到来。
“新经济股确实是一些成长性比较高的标的,我对此也比较看好,但还是会去寻找那些具有扎实商业模式的公司,同时也会关注估值。”华宝海外中国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周欣表示。在他看来,再好的东西也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如果价格不太合理,把积极的因素过度地反映在股价中,在买入之后可能不但很难获取收益,还会有下行风险。
周欣提醒,“新经济”类股票中鱼龙混杂,需要仔细分辨,真正好的商业模式非常稀缺。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经过多年淘洗能够真正发展壮大的企业数量其实极为有限。
“我一直在持续关注这类新经济公司,而且也曾阶段性地买过一两只股票。但从目前投资结构来看,我认为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不能认为新经济股就一定有投资机会,我们需要去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有些新经济股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们短期内没有很多机会。”沪上一位QDII基金经理坦言。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尽管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但不少新经济公司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相较于依靠经济周期走强的传统行业而言,它们可能更有“后劲”。
“现在经济稳增长势头明显,在这个阶段周期性板块会表现得更好一些。但放长眼光来看,更为重要的还是企业的内生增长,而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新兴行业上。目前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还是偏传统,比如国企指数成分股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周期性特征,很难会有内生增长力量来推动企业市值扩大。”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国际投资负责人表示。
国海富兰克林沪港深基金经理徐成表示,新经济类股票中一些估值较低的中小市值公司,随着盈利增加、市值增长,未来或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他将关注其中业绩增长情况较好、质地优良、具备核心竞争力、估值合理、在市场竞争中能为股东提供较优价值的上市公司。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