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传统指数基金特点,并有实物申购赎回机制、一级和二级市场并存的ETF基金自诞生起,便在国外迎来了高速增长。2004年,华夏基金推出了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为国内ETF领域的“先行者”,并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率先推出国内首只跨境ETF“华夏恒生ETF”、首批行业ETF和首只沪港通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2013年,国泰基金发行第一只债券ETF“国泰上证5年期国债ETF”。2015年,华夏基金再次领衔推出国内首只跟踪MSCI中国A股指数的ETF“华夏MSCI中国A股ETF”。
为解决普通投资者由于资金量限制难以在一级市场申购ETF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ETF联接基金也很快被引入。2009年9月,我国最早的两只联接基金华安上证180ETF和交银180治理ETF联接基金成立,从此,银行渠道的普通投资者可通过购买ETF联接基金实现对相关ETF的投资。
此外,为满足投资者长期投资,契合投资者生命不同阶段的理财需求,以“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为代表的生命周期基金也在国内生根发芽。2006年5月,汇丰晋信推出国内首只生命周期基金“汇丰晋信2016基金”。业内人士认为,生命周期基金在海外主要服务于养老金第三支柱,在我国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基金行业的产品创新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但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的公募基金也为投资者挑选和配置基金带来难度。由此,2017年9月,随着首批6只公募FOF获批发行,普通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实现大类资产配置成为可能。业内人士认为,公募FOF通过将不同风格的基金组合投资,能够减少收益波动,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资产类别,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投资基金。
立足本土 大胆创新
为加快行业发展,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元需求,公募基金业立足本土特点,进行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产品创新。
由于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交易时容易出现大幅折价交易,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国内公募基金业创新性地开发出LOF。作为开放式基金的一种,LOF既可以在场外市场进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又可以在交易所进行基金份额交易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LOF结合了银行等代销机构和交易所交易网络的优势,为开放式基金销售开辟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普通投资者通过购买LOF实现专业理财。不仅如此,相比普通开放式基金仅能通过场外申购赎回,LOF的场内交易渠道减少了投资者的交易费用,加快了交易速度。2004年8月,国内首只上市开放式基金南方积极配置基金由南方基金发行,到2016年底,国内LOF数量达207只,资产份额超过2200亿份。
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为满足投资者参与海外市场的需求,QDII基金应运而生。2007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符合条件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经批准可在境内筹集资金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中国公募基金由此进入全球投资时代。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等多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业务资格。投资者通过QDII基金参与海外市场,能够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