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继续拓展,业务和产品创新热情进一步释放。2014年9月,国内首只参与股权投资的封闭式基金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发起式基金诞生。这一创新发挥了封闭式基金在长期投资方面的优势,弥补了此前封闭式基金未能参与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不足。
2015年6月,鹏华前海万科REITs获准发行,这是中国首只投资REITs项目的公募基金,意味着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将拓展到不动产领域。深交所2018年2月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指出,要探索发行公募REITs,引入多元化投资者;配合研究制定REITs相关配套规则,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出台税收优惠等政策。由此可见,公募REITs有望获得更快发展。
制度创新 增强活力
除了产品和业务创新,公募基金业在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等制度层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索,不断激发行业活力。
从强调股东均衡到允许主要股东存在,从需要金融机构背书到允许自然人成为股东,从限制外资股东到逐步放松限制,公募基金业在持续探索中逐步引入多元化的股东主体。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放宽了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资格条件。201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了中国证监会关于主要股东和非主要股东条件的请示,对自然人成为股东做出明确规定。
作为以投资为主业的公募基金业,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约束机制尤为重要。2007年8月,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次推出面向基金经理的基金份额激励计划。2013年8月,第一只采用浮动费率的权益类基金“中欧成长优先回报”成立,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将按照合同约定与基金业绩表现直接挂钩。2013年、2014年,天弘、中欧等基金管理公司先后实现管理层及员工持股,也有不少公司通过子公司来间接实现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些制度层面的探索凸显了公募基金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行业活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年来,中国公募基金业在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下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公募基金业的创新将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投融资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并通过倡导长期投资,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公募基金业20年来的创新之路与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行业自身发展也实现了对中国经济的有效“反哺”。通过将中小投资者的闲散资金汇集起来投资于证券市场,公募基金业起到了扩大直接融资的作用,为企业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推动储蓄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资金来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