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发达市场,智能投顾依然流行,不过业绩并无过人之处。尽管如此,其低廉的成本仍对相当多的投资者有较强的吸引力。
智能投顾的流行促使其管理规模不断扩张。最早推出智能投顾的更好投资(Betterment)管理规模在近期已突破了10亿美元门槛。领航旗下的智能投顾规模则已超过了830亿美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投顾公司。
养老金、银行等机构也开始参与智能投顾的应用。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启用了旗下的智能投顾投资计划,允许投资者最低以5000美元进行投资,而管理费仅有0.30%。美国最大投行摩根斯坦利正在内测一项名为“投资通道”的智能投顾计划,预备近期推出。
在其他欧美国家,智能投顾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加拿大的简单财富(Wealthsimple)的智能投顾产品管理规模超过了10亿加元。伦敦的天达集团(Investec)也启动了旗下的智能投顾业务;瑞银以及汇丰等传统欧洲大型银行紧随瑞士联合银行,开始了相关的智能投顾业务。全球最大的资产公司贝莱德,今年又收购了一家欧洲的智能投顾公司的股份,意图将其在智能投顾的业务拓展到欧洲市场。
或许是智能投顾太过流行,机构对其给予了极大信任,目前很少有机构会去对智能投顾的业绩进行横向比较。近日,一家第三方机构的调查给智能投顾泼了冷水。这家名为“后端基准”的机构所做的一项业绩跟踪调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跟踪的智能投顾业绩平均值为10.6%,这一表现在投资股票和投资债券的产品中均处于中间位置。其中,表现最好的智能投顾产品为 E*TRADE旗下的混合智能投顾和嘉信理财的智能投资组合,业绩分别为11.94%和11.92%;表现最差的投顾为橡果投资,业绩为7.3%。考虑到这些智能投顾的管理费用在0.3%到0.89%之间,相较传统的ETF,收益要高出不少。
分析认为,智能投顾的主要魅力还是在于其较低的成本,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主动管理,而非在业绩上超越基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类机构主导的机器算法投资尚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荷兰国际集团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欧美许多投资者对依靠机器算法来做出投资决策仍有保留意见。34%的美国受调查者表示,不愿意让智能投顾来代替自己做出投资决策,只有7%的受访者表示,不需要同意就可以由智能投顾代替自己做出决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