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其中关于“刚性兑付”是这样认定的:
第十八条【打破刚性兑付监管要求】中对【刚兑认定】的四款要求:经人民银行或者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存在以下行为的视为刚性兑付:
(一)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
(二)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
(三)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偿付。
(四)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投诉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
上述《征求意见稿》中对刚性兑付的认定十分明确,但却只是《征求意见稿》。
目前,商业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在认定“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制度中沿用最多的还是:《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文件中第四款规定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05】2号)》第二章的分类及定义中第十四条要求。
换言之,按照目前的规定保本型理财现在不仅合规,而且合法。
《征求意见稿》未能取得正式文号,由银监会主席签字批准之时,就不会执行“给予适当奖励”的措施。
举报刚性兑付理财产品的大爷大妈们没有上岗,已经失业了。
然而,打破刚性兑付却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大爷大妈来监督,银行自己有一天也会兜不住。
从整体数据上看,根据银监会2017年年度报告,当前银行业平均负债资金成本已经上升到3.6%;资产管理市场业务规模高达100万亿,商业银行理财管理规模达30万亿,理财资金成本平均达4.3%。如此高的成本,必然会有银行藏不住,有一天出现给不出利息和本金的情况。
但,谁也不愿成为“始作俑者”,所以大家都在激烈比拼,揽储、揽理财的能力。
当前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呢?
以北京市金融街某两家银行为例,互为邻里的两家银行,一家在客户买理财时送油、送面、送米;而另一家则别出心裁,买理财送相亲大礼包、送洗牙套餐、送光子美白套装……
银行逐渐变成了买一送一的大卖场,恨不能把百货商场的东西,全部以搭售形式绑在理财身上,好吸引更多只逛菜场大爷大妈,光顾往日风光无限的银行。
然而,银行的确已经变成金融菜市场了。
信托产品、保险产品、基金产品、甚至美容产品都开始出现于银行长长的搭售清单里。
王者荣耀这款火遍华人界的游戏被银行瞄上,许多银行相继开发了:买理财送王者皮肤,买保本理财送黄钻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