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随着本月初监管层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养老基金的入市正式进入倒计时。
其实早在去年11月监管层发布《指引》的征求意见稿后,市场对这一类产品就已经开始做准备,虽然《指引》中,监管层对基金公司参与养老基金设置了一些门槛,包括最近三年平均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含货币市场基金)在200亿元以上或者管理的基金中基金业绩波动性较低、规模较大;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研究能力,投资、研究团队不少于20人,其中符合养老目标基金基金经理条件的不少于3人,各家基金公司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布局,只等监管层开放申报,产品便会蜂拥而上。
养老目标基金≠
养老概念基金
在基金公司看来,养老目标基金指引的落地不仅正式明确了公募基金为市场提供养老产品的细节,同样也为公募基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据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分析,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空间巨大,值得公募基金大力发展,“截至2017年底,企业年金累计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2018年正式启动的职业年金年新增规模也将达到1000亿~1400亿元,而预计2020年启动的个人储蓄养老金的规模将超过这两者之和。”
万家基金也指出,未来公募养老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随着配套制度的完善和养老目标基金运作制度的成熟,未来公募养老市场将成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销售阵地。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养老金部人士认为,《指引》的实施是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有力前瞻性尝试和开拓,可为未来“第三支柱”的落地奠定基础。公募基金行业作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正蓄势待发,积极准备养老目标产品,培育社会的“养老投资”意识,为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服务。
海富通基金表示,《指引》规范了养老目标基金的设计和运作,从产品的定义、形式、投资策略、运作方式、子基金标准、基金费率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约定,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但亦有基金公司指出,此次监管层定义的养老目标基金与此前市场上的养老概念基金有较大差异。
上投摩根基金指出,在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基金指引之前,公募基金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养老概念基金,可以说市场看到了国内投资者潜在的养老需求和行业发展空间,并做了先行尝试。
“然而相比本次证监会发布的指引,传统的养老概念基金形式上不同,并未采取FOF的形式,而是以二级市场投资为主;没有形成产品的系列,更多地是通过发行单独的产品对市场进行试探;在一些产品设计方面也与养老目标基金指引的要求有所不同。”
上投摩根基金进一步指出,证监会于3月2日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从产品类型、投资策略及运作方式、管理人条件、子基金要求、风险揭示等各个方面对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运作和销售行为进行了规范,对基金公司的资质、基金投资经理的任职资格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条件的增加也体现了证监会基于养老目标基金的重要性而采取的审慎监管态度。故而,对于现有的养老概念基金,如果名称中已经包含“养老”字样的基金需要根据《指引》变更名称,或者需要通过变更注册使之符合《指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