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原定于本月底到期的“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政策将继续延长,期限为一年。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2017年降费6000多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4类政府性收费降费措施。”其中包括继续降低2016年以来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政策,延长一年至明年4月30日。
4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继续延长降费的有效期,有利于观察未来养老基金的收支情况,然后,根据基金收支平衡的状态来判断社保降费的底线在哪里,也就是说,降到什么程度正效应会更突出,降到什么程度负效应会凸显,从而为下一步降费做出新的决策。
可降低约540亿企业成本
那么,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的费率,是否会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就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此次延续阶段性降费的地区是有条件的,即当地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9个月以上,以保障基金的支撑能力。除此之外,实施阶段性降费的省份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养老保险待遇按期足额发放。
“我们进行了测算,养老保险基金费率降低1个百分点,绝大部分地区还是能够当期收大于支,少数收不抵支的可以利用累积的结余来调剂。”游钧说。
而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自实施阶段性降费以来,并没有影响到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行,养老金待遇连续两年都进行了上调。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18年养老金的待遇也已进行上调,将有1.14亿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收益。
同时,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增幅达17%,是近5年来最高水平,总收入3.3万亿元,支出2.85万亿元,当期结余近4400亿元,累计结余达4.14万亿元,可支付月数达17.4个月。
由此看来,降低了企业养老保险的费率,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的增幅不降反升。
“不降反升反映出两个方面的信号:一方面,社保降费之后,地方政府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养老保险的扩面范围,提高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在此之前,扩面范围在各省并不是很受重视,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群体,基本上不在扩面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社保降费之后,实质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让更多的企业有能力去承担这个社保的缴费义务,促进了企业参保的积极性。”董登新称。
据记者了解,包括阶段性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的费率在内,近3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先后降低或者阶段性降低了社会保险费率4次,总体的社保费率从41%降到37.25%,累计减少降低企业成本约3150亿元。
经过测算,预计按照继续延长养老保险降低费率的政策,政策执行期内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大约5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