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上半年开始的那场针对私募的抽查行动吗?最近部分地方证监局公布了检查结果,无论你是投资者还是私募机构,都值得好好看一下检查情况哦。
十天14家私募被罚
根据各地证监会公布的信息,7月5号——7月14号这短短十天内,居然有14家私募被密集处罚,收到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决定,范围主要集中在吉林 、厦门、河北三地。
事实上,这是今年上半年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各地证监局对辖区内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抽查的部分结果。
先来看张汇总图:
图片来源:中国基金报
这次监管行动涉及《基金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与私募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上面的表格里可以看出,监管关注的问题与往年相比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产品托管、信息披露、备案登记、合格投资者、投资顾问、投资决策、防范利益输送等问题仍然是排查的对象;另一方面,涉及投资者适当性规定的投资者问卷调查、产品风险评级等问题成为了新的重点。
厂长盘点了下,在这14家私募中,有7家被指出未对私募产品进行风险评级,6家未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评,未要求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和投资者承诺函,剩下1家不能提供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记录,可以说在投资者适当性的排查中无一幸免。
风暴的开始:十地证监局排查逾200家机构
今年年初,证监局向各地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17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证监局开展辖区2017年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工作。随后上海、四川、海南、青岛、甘肃、宁夏、陕西、江西等地区证监局陆续开展了辖区内的私募检查。
当时曾有私募机构表示,在往年检查内容的基础上,今年的检查还增加了关于关联机构之间的业务隔离、利益冲突和输送、结构化产品杠杆率、有无“资金池”等差异化内容。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除了各地的抽查行动,宁波、宁夏、陕西等地证监局还向辖区私募下发自查通知,三地要求自查的私募超过200多家。
对照今年年初开展检查的证监局名单,厂长想说,最近公布的处罚名单很可能只是个开始,毕竟只有吉林、厦门、河北三地公布了检查情况,像北上深这样的私募重镇,监管机构还没出声儿呢。
去年有73家私募“上榜”
2016年8月,证监会通报了当年上半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执法行动情况。在这次执法行动中,各地证监局对多达305家私募机构展开了检查,涉及到的基金管理规模有0.9万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14%。
这次专项检查的重点包括募资行为合规性、基金资产安全性、信息披露及时性、基金杠杆运用情况、是否存在侵害投资者权益行为等5个方面,是继2014、2015年之后证监会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大规模私募基金现场检查活动。
检查发现:
- 4家私募机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证券业务;
- 6家私募机构存在承诺保本保收益、挪用或侵占基金财产、基金资产与自有资金混同、虚构投资项目骗取资金等严重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行为;
- 65家私募机构存在公开募集、未按合同约定托管基金财产、投资方向不符合合同约定、费用列支不符合合同约定、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证券类私募机构从业人员无从业资格等一般性违规问题;
- 199家私募机构存在登记备案信息不准确、更新不及时、合格投资者管理制度不健全、私募基金风险评级及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评估不到位等其他不规范问题。
在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73家机构中,一些知名私募也赫然在列,例如红杉资本、中植资本、上海宝银创赢投资、广州创势翔投资等。
转眼今年已经是证监会对私募基金开展检查的第四个年头了。从检查范围和内容上来看,可以说是越来越全面、细致。不久前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也传达出了金融强监管时代来临的信号。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私募行业都将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14家私募被罚,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